图书馆学家袁同礼(1895—1965)曾编制20世纪上半叶中国留学欧美大学者的博士论文目录,得4717篇,其中不乏中国学人海外著述的顶尖作品。如今,中西书局将择优刊印,以《中国学人海外博士论文丛刊》展现中国现代学术走向世界、融入国际学界的一个侧影。
5月6日,在复旦大学中华文明国际研究中心主办的丛刊发布会暨“中国学人海外获得博士论文研究”工作坊上,中心主任、丛刊主编陈引驰教授说:“他们或努力于西学之升堂入室,如陈康的《亚里士多德论分离问题》及《巴门尼德斯篇译注》;或以现代方式重理固有学问,如胡适《先秦名学史》及其后的《中国哲学史大纲》上卷;或比照以观而构建新论域,如冯友兰《人生理想之比较研究》(《天人损益论》)等等——这些名家名作,构成了中国文化在现代承传、转型、提升的一个值得高度关注的脉络。”
陈引驰同时回忆了自己与其中两部书的前缘:林藜光《梵文写本〈诸法集要经〉校订研究》和方志彤《庞德〈诗章〉研究》。林藜光(1902—1945)是现代中国佛学研究的杰出学人,可惜英年早逝。方志彤(Achilles Fang,1910—1995)是朝鲜人,毕业于清华大学哲学系,后常年任教哈佛,是一位颇具传奇性的“百科全书式学人”。然而,这代学人的功绩现已堙没不彰,辞书出版社社长、中西书局总经理秦志华谈到,如林藜光先生,是近年经由学者在媒体上介绍才为人所知:“我们希望在学术史上做出过贡献、留下过成果的这些学者都能被记住,这也是我们这套丛刊的立意。”丛刊将以影印原文形式出版,如有当时译本一并附入,还会加上今人所作的解题导读,展现前辈学者对选题立意的挖掘、对方法取径的组合或借鉴。另外,据丛刊发起人黄曙辉介绍,书局“寰宇文献”系列立志以莱布尼茨“世界图书馆”的理念刊印西学文献集成,他正是在此过程中接触到了林藜光和方志彤。1980年代钟叔河主编《走向世界》丛书,收录了1840至1911年间近代中国知识分子赴海外留学、出使、游历和考察留下的文字,是早期中国人走向世界、观察现代文明的记录。黄曙辉希望,“我们的丛刊,会成为《走向世界》丛书的‘学术升级版’”。
丛刊已出胡适《先秦名学史》、陈焕章《孔门理财学》、张馨保《林则徐与鸦片战争》、林藜光《梵文写本〈诸法集要经〉校订研究》、方志彤《庞德〈诗章〉研究》等。《文汇学人》刊录会上部分发言,期待引起更多讨论。
海外博士论文的文献来源分散,查找起来相当不容易。这项工作恐怕也只有在国际互联网数据库建设比较完善的数字人文时代,才有可能完成。
——席云舒(北京语言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侯仁之先生和我们的谭其骧先生虽然都做历史地理,但他们是两种研究方法。侯先生偏重自然地理、城市地理,谭先生则是做疆域历史,偏考据。
侯先生在燕京大学的硕士论文是《续〈天下郡国利病书〉山东之部》,在利物浦大学的博士论文《北平历史地理》则有很大改观,使用了自然地理的学科方法,尤其是提出了“北京湾”的概念。
这也是中国学术一条有益的发展路线,侯先生是把自己的学问拿到世界上去检验、去清理,锤炼成熟,并且系统化。这是非常有效的。他留学的一个动因就是燕大有一种建立学科规范的自觉。其实我们可以看到,要建一个学科说难也不难,就要有这么几代人认认真真地做,把这个学科的规范、方法找到,找对了,它就成了。
我议论了别人的学科,和我本科时候的兴趣有关。后来我做上海史,做上海城市的研究,总是在想,我们需不需要一种学科的规范。
——李天纲(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
我们看他们的博士论文,会发现几个共同点。一是都关注中国问题,尤其是当时热点问题,无论是古代学术的热点,还是社会生活的热点。如胡适把儒学放到诸子里面来讲,如顾维钧讨论在华外国人地位,如侯先生研究北平城市地理。二是他们都受到海外学术的训练,用现代的方法和观念来处理学术问题。如胡适讨论名学,就涉及方法论,侯先生用地理学的系统观念来考察北京。三是由他们的早期著作看后来的志业轨迹,很多人都是学以致用,兼有学行的,大部分人的职业发展还是和博士论文有很大关系。
——陈引驰(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
我觉得我们还要注意到,拿到海外博士的中国留学生中很多是科学家。我到格拉斯哥大学档案馆时,管理员非常兴奋,说我们学校有非常多的中国学生的博士论文,能不能找到人帮我来整理这些材料。格拉斯哥是理工方面的重镇,丁文江就是这里毕业的。
可能文史哲的老师对这些不一定有兴趣,但这些博士论文反映了中国第一代科学家的研究,包括他们在国外学了什么东西,带回来什么东西。康奈尔大学的留学生里也有很多科学家,中国最早的科学杂志《科学》月刊就是康奈尔的博士生们创办的。
——高晞(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编辑:刘迪
责任编辑:杨逸淇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