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党中央新组建了五个机构,国务院机构改革推出13项举措,此外,全国人大组建了全国人大常委会代表工作委员会,全国政协界别设置进行了优化整合。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历史节点上,这一轮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是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重大举措,是对2018年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继续和完善,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又一次集中行动。
**牢牢把握住机构改革的基本要求
国务院机构改革是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党的二十大报告描绘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唯有深刻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和内涵特征,才能牢牢把握本轮机构改革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
从本质要求来看,中国式现代化首先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改革开放以来的历次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始终把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置于核心位置,特别是2018年启动实施的机构改革中,通过完善党中央机构职能、加强和优化党中央决策议事协调机构、统筹党政军群改革等举措,把党的领导贯彻到党和国家机关全面正确履行职责的各领域各环节。在此基础上,新一轮的国务院机构改革紧紧抓住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这条主线,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
从具体内涵来看,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性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新一轮国务院机构改革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充分考虑到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和国内形势,坚持问题导向,针对改革发展稳定面临的深层次矛盾和突出问题,重点加强了科学技术、金融监管、数据管理、乡村振兴、知识产权、老龄工作等领域的机构职责优化和调整,这是积极顺应现代化发展的世界潮流,又紧密结合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特征深化国家治理的“中国模式”与“中国方案”。
从实现路径来看,中国式现代化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历史进程,必须行稳致远。与我们党推进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步伐相一致,改革开放以来的历次党和国家机构改革中,从最初以精简机构为目标到以政府职能转变为关键,从探索构建服务型政府到推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从2008年首次提出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到2018年实施全面统筹党政军群的系统性整体性改革,在探索与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经验。新一轮国务院机构改革继续保持了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在汲取历次机构改革成果经验的基础上,努力突破长期存在但未有效解决的“老”问题,探索解决新时代新形势下对体制机制提出的“新”问题,把机构改革形成的制度势能转变为更强的治理效能。
**多管齐下,更加精简高效和富有活力
对标新时代新征程的使命任务和战略部署,新一轮国务院机构改革通过“强化”“优化”与“细化”,多管齐下,让每一位政府人员都成为有创造力的执行者,不断推动高质量发展。
第一是“强化”,即强化重点领域的宏观管理职能。科技、金融、数据是未来国际竞争中的战略性资源,为赢得核心竞争力,本轮机构改革强化了中央对上述领域的宏观管理职能。以相关领域的主要改革举措为例,在科技管理领域,围绕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目标,通过组建中央科技委员会加强党中央对科技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通过重新组建科学技术部,强化战略规划、体制改革、资源统筹、综合协调、政策法规、督促检查等宏观管理职责,相应地把指导农村科技进步、组织拟订科技促进社会发展规划和政策等具体管理职责分别划入有关部门,推动宏观管理与具体领域科技促进工作的有序分离。在金融监管领域,在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基础上组建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统一负责除证券业之外的金融业监管,依法将各类金融活动全部纳入监管;同时将中国人民银行对金融控股公司等金融集团的日常监管职责、有关金融消费者保护职责、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的投资者保护职责划入新设的总局;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调整为国务院直属机构。上述各项改革实施后,将有助于改变目前分业监管的格局,形成覆盖多元化金融业态、机构、服务与产品的统一监管架构,增强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整体防范能力,此外还通过建立以中央金融管理部门地方派出机构为主的地方金融监管体制,强化中央管理事权。数据管理领域,组建国家数据局,作为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管理的国家局,相对集中了数据资源的整合共享和开发利用等方面的工作,强化了数据基础制度建设、数字中国、数字经济、数字社会规划和建设等方面的统筹推进职责。
第二是“优化”,即优化机构设置与职能配置。为进一步厘清在2018年机构改革后,国务院各部门之间依旧存在的机构重叠、职责交叉、工作重合等问题,本轮改革通过职责的归并、划转等方式,优化农业农村、老龄工作、知识产权、信访等领域的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如在农业农村领域,2021年在我国脱贫攻坚目标全面完成背景下设立的国家乡村振兴局一直由农业农村部代管,实际上在领导成员、工作职责等方面多有重叠,在本轮改革中将不再保留单设的国家乡村振兴局,职责划入农业农村部。在老龄工作领域,2018年机构改革中被划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的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改设在民政部,中国老龄协会也改由民政部代管,通过优化两个机构配置,推动职能相近的工作实现归口管理,以全面积极地应对日益严重的人口老龄化趋势。此外,为加快推进知识产权强国建设,将国家知识产权局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管理的国家局调整为国务院直属机构;为加强和改进人民信访工作,将国家信访局由国务院办公厅管理的国家局调整为国务院直属机构。经过这些改革,政府职能将进一步理顺,更加聚焦、精准,全面提升国家治理能力。
第三是“细化”,即细化支撑改革的体制机制建设。机构编制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政治资源、执政资源,管住管好和用活资源,才能不断提升机构编制的使用效益,更好地保障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因此,为保障本轮国务院机构改革的顺利开展,改革方案中遵循《中国共产党机构编制工作条例》中所要求的“坚持机构编制瘦身与健身相结合”原则,细化了支撑改革的编制管理配套举措。一方面积极“瘦身”,要求中央国家机关各部门人员编制统一按照5%的比例进行精减,收回的编制主要用于加强重点领域和重要工作;另一方面主动“健身”,为加强金融管理部门工作人员的统一规范管理,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外汇管理局及其分支机构、派出机构均使用行政编制,工作人员纳入国家公务员统一规范管理。顺应国家发展大局,党和国家机构更加精简高效和富有活力,意味着国家治理现代化水平的持续提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要根据实际需要,自觉进行机构调整和改革,以利于把我们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充分发挥出来。”机构改革不仅是政府部门职能结构的调整、再造,更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关键举措。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党和国家始终站在时代变革的制高点,为国家发展指引方向和提供动力。
作者:申剑敏 陈周旺(上海政法学院政府管理学院副教授、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
编辑:于颖
责任编辑:杨逸淇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