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绿色低碳转型创新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大趋势”,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8日在2022上海公共关系国际论坛上说。当天,由上海市公共关系协会、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联合主办的2022上海公共关系国际论坛以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举行。论坛的主题为“双碳”战略和绿色发展。三个分论坛分别聚焦“双碳”目标下的公共治理和市场建设、能源转型与路径、绿色城乡发展。
解振华在题为“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创新,凝聚全球气候治理合力”的视频演讲中表示,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仍处在工业化、城镇化的进程中,在面临多重困难挑战的情况下,保持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定力,积极稳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在节能、可再生能源、新能源汽车、森林碳汇等方面取得一系列成就,这是我们积极参与多边进程的底气所在,也是我们通过实实在在的行动为全球气候治理进程作出贡献的真实体现。
“在全球层面建立生态文明,将使我们更接近人类命运共同体,或者用中国的一个经典概念——更接近‘大同’”。中欧美全球倡议发起人高大伟认为,中国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由于中国的人口规模、经济规模以及国际影响力,中国的行动会产生全球性的影响。
中国工程院院士黄震作了题为 “碳中和愿景下的能源绿色转型”的主旨演讲。他认为政策主导、科技驱动、市场支撑,是能源转型的三大特征,也是非常重要的三个要素。面向碳中和的能源转型,绝不仅仅个能源问题,绝不仅仅是个技术问题,它是一个全局性的、系统性的问题,它需要循序渐进,是一个先立后破的过程。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刘世锦视频演讲的题目为“以创新实现减碳增长双赢和绿色转型”。他指出,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观察到三种不同的减碳类型:衰退型减碳、增效型减碳、创新型减碳。他进而提出了进取型减碳战略的三个支柱,第一个支柱:建立全方位支持绿色技术创新的创新型“碳替减” 市场。第二个支柱:形成区域自主减排责任体系。第三个支柱:加快碳核算、碳账户为重点的绿色微观基础制度建设。
还有多位嘉宾从不同领域、不同角度,深度解析了如何通过“碳”的绿色转型,形成强劲动力,加速推动全球可持续化发展产生实质性转变。
上海市公共关系协会会长沙海林表示,举办系列国际论坛,是协会长期倾力打造的公共产品和公共品牌。在“双碳”战略与绿色发展的道路上,中国与国际社会需要共话合作愿景,齐绘合作蓝图。他表示,协会将充分发挥公共关系在城市建设中的软实力,以公关视角,推动“双碳”由专业走向公众;以综合平台,推动“双碳”向交叉整合发展;以开放心态,推动“双碳”战略的全球化思维,打造上海绿色发展开放平台。
作者:刘迪
编辑:刘迪
责任编辑:杨逸淇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