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总目标之一。近日,中国城市百人论坛2022秋冬论坛在上海举办,与会学者聚焦“中国式现代化:市域社会治理与战略规划”,探讨中国式现代化目标下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与科学战略规划的路径与举措,为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政策参考。与会学者指出,如何更好地提升市域社会治理与战略规划水平,顺应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要求,既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价值取向的题中之义,也是学习和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必然要求。
上海财经大学党委常委、常务副校长徐飞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市域社会治理符合城市化进程中多元主体共治的发展趋势,开启了政府掌舵主导、全民共建共享的新格局。要深入探索符合城市特点和规律的基层治理现代化新路子,形成为基层赋权、减负、增能的强大合力,提升超大城市基层治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
中国城市百人论坛秘书长、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毛其智认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这需要我们进一步明确社会主要矛盾,并紧紧围绕社会主要矛盾推进各项工作,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切切实实的过上幸福生活。
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济大学教授吴志强以中国现代化教育起步为引,讲述了同济大学的转型发展和校址迁移。他指出,这个过程实际上是伴随着上海的现代化、城市的现代化、高校的现代化。在中国一百年的现代化道路中,城市规划教育、现代化城市、城市治理中有很多内容是值得反思的,这也是亚洲现代化过程中非常重要的思想,值得去凝练。“中国的高等教育和中华民族的现代化过程息息相关,唯有一步步地开拓,依靠世界的多元力量,但最重要的还是依靠中国人自己站起来的力量,使我们可以站立在祖国的大地上创造自己有特色的现代文明。”
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市规划委员会城市发展战略委员会主任委员郑时龄教授指出,城市更新是可持续的有机更新,是在城市上建设城市,城市更新既有物质方面的更新,也有非物质方面的更新;既有“润物细无声”的针灸式更新,也有大刀阔斧式的城市更新;既要建设看不见的和谐,也要建设看得见的和谐。此外,公共空间的塑造并植入公共艺术是城市更新的显形,旧区改造、历史街区的保护也是城市更新的重要组成部分。他认为,城市更新是实现城市发展目标的重要手段,需要有理想,怀有对未来的憧憬和激情。
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所长李骏指出,中国社会治理变迁经历了传统双层治理、单位治理、社区治理的发展与变化,社区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随着新时代社会治理体系制度、共同体的发展,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逐渐从国家治理延伸至市域治理再到基层治理。
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教授叶超指出,当前中国城乡治理存在诸多难点与重点问题,例如,区域之间存在乡村发展不平衡,城乡之间要素流动不平衡,乡村社会文化迷失等问题。叶教授认为,融入世界才能开创新局,要正确认识中国道路与世界格局的辩证关系,紧密衔接新发展格局与探索城乡、东西、中外关系综合平衡的具体方略,构建城乡共治、区域协调的人类-自然命运共同体,形成开放引领、由内而外、人地和谐的新格局。
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长聘教授、住房与城乡建设研究中心主任陈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需要住房新制度保驾护航。住房的特点是物质空间、精神空间和社会空间的三元的整合,是个人与社会和国家进行交换、进行连接的纽带,从这个意义来说,住房制度也是国家治理的组成部分。中国式现代化所要求的住房制度应该适应人民群众多样性、复杂性需求,能够促进全体人民住房共同富裕、住房硬件水平与软件水平协调,绿色环保与自然和谐共生,高水平保障促进社会和谐。
上海财经大学长三角与长江经济带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上海财经大学讲席教授张学良认为,城市规划与城市治理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一个关键环节是以城区为重点的城市内部治理,另一个关键在于城市治理不应局限于一个城市内部,而是要在城乡间、区域间进行联动,从都市圈、城市群等跨区域层面联动治理。他以武康大楼、杨浦滨江、上海苏州河、浦东塘桥社区更新、上海中心大厦、北外滩和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示范区为例,介绍了上海城市治理的先进实践。他指出,城市治理需要见物、见人、见空间,即城市治理的保障在于物、城市治理的本质在于人、城市治理的前提在于空间。
论坛由中国城市百人论坛、上海财经大学联合主办,上海财经大学科研处和上海财经大学长三角与长江经济带发展研究院联合承办。
编辑:陈瑜
责任编辑:杨逸淇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