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开放大学是国家发展继续教育,推进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建设的重要力量,是服务人民群众终身学习的重要平台。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要用“新机制、新系统、新专业、新赛道、新方法、新要求”,建设更好的开放大学,建设更强的开放教育。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
开放大学是国家发展继续教育,推进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建设的重要力量,是服务人民群众终身学习的重要平台。上海开放大学的前身是成立于1960年的上海电视大学。作为一所深深扎根在城市土壤,始终陪伴在市民身边的大学,学校62年来践行“为了一切学习者,一切为了学习者”的办学宗旨,从“一台电视,就是一所大学”到“城市有多大,校园就有多大”,如今,上海开放大学学历教育注册在读学生达8万人,累计为申城提供非学历培养、考试1600万余人次,每年开展社区教育服务360万人次,成为城市软实力的重要标识之一。
**五重视角 丰富“新型大学”内涵
要认识上海开放大学的全貌,解码这所“上海在校生最多的高校”,需要这样五个视角:
一是“功能”。开放大学的人才培养特色,一是体现为继续教育的多样性,它包括学历继续教育、非学历培训和丰富多样的社区教育;二是体现为与各个岗位、各种工作生活需要的贴切性,是成人教育,是社会教育,是高等教育,更是应用能力教育的结合体;三是体现在以培养当班人为己任,学历教育注册在校生平均年龄为25-45岁,这意味着,学生们肩上挑着的是“当班的责任”。
二是“平台”。开放大学的“平台”,就像是不断深化建设起来的“知识超市”。这个“知识超市”,在理论上有保障教育供给的能力,学校的老师和大家一起,为终身学习“泛在、可选”的目标努力打拼。
三是“系统”。上海开放大学有43所遍布全市的“分校”和“教学点”,是一个教学共同体。系统办学对开大学子而言,就是能够让所有学习者做到“就近上大学”,对于上海城市的建设发展而言,就是“城市有多大,开大的校园就有多大”。
四是“信息技术”。学校教学的信息技术经历了从“电视机”到“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的升级。信息技术一方面使远程教育有了更丰富的表现能力,另一方面则在不断要求我们推进信息技术和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
五是“学科和专业”。有学科和专业,就有了学历、学位成长的舞台,就有了把所学应用到岗位、应用到实践、应用到生活的目的。学科和专业是认识开大的最重要视角之一,是教师们为之孜孜不倦努力工作的主要疆域。
功能、平台、系统、技术、学科和专业,一起支撑起了“大学+平台+系统”这所新型大学的丰富内涵。
**七种形式 让学习更有成效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完善人才战略布局,坚持各方面人才一起抓,建设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知识是成长的方向,是提高自己、发展自己、成就自己的必需品。充分理解、科学应用终身学习的七种形式,就能让学习成效、学习绩效变得更为丰富、更加有效,使人才队伍更加充实。
“有教师在身边的学习和无教师在身边的学习”。远程教学是在开放大学学习的主要形式,但无论教师是否在身边,都应该认识到教师在指导、支持终身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和教师做终身学习的相互陪伴者。
“有问题意识的学习和无问题意识的学习”。问题意识是帮助学习者把知识组织起来的学习要求,是克服学习碎片化障碍的重要路径。树立问题意识,带着解决实际问题的态度去学习,对终身学习的激励、成长和获得非常重要。
“正式形式的学习和非正式形式的学习”。只要时时刻刻抱着解决实际问题和指导行动的目的,“正式形式”的学习和“非正式形式”的学习,都能成为成长进步的阶梯。
“有考试的学习和无考试的学习”。把考试当成检验的手段,把提升自我、获取知识、解决问题当成学习的主要目的,有无考试,都不应影响终身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
“知识直接有用的学习和知识间接有用的学习”。就像任何经验都有直接和间接两种一样,知识也同样有直接有用、间接有用两种。
“岗位的学习和非岗位的学习”。“在岗学习”是开放大学学生学习的主要特征。科学处理学习与工作之间的关系,就可以看到终身学习的真正所获。
“有小组组合的学习和无小组组合的学习”。倡导在学习中创建学习小组,从“七个一”入手,即访一次红色基地,交一批学习朋友,留一份学习努力记忆,组一个进入深度学习团队,养一种坚持学习习惯,推一条可以和同事、朋友分享的学习经验,做一次与孩子、与父母关于学习经验、学习方法的交流,让学习成为提升家庭生活质量的生长点。
**四轮驱动 建设更强开放教育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这为开放大学新时代发展开辟了更加广阔的舞台,勾画出了更加灿烂的美好明天。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用“新机制、新系统、新专业、新赛道、新方法、新要求”,建设更好的开放大学,建设更强的开放教育,紧要任务是贴近学习者需求,“四轮驱动”,强化对上海城市建设发展的开放教育人才支撑,做强做实“一流城市发展需要一流开放教育”内在联系。
第一轮驱动为“开放教育人才培养作用力”。即不停留在学历继续教育的一种教育范式上,不僵化在课程、课堂单向式传输形式上,不局囿在线上线下“界限式”建构要求上。第二轮驱动为“系统办学影响力扩展”。具体方式是,做好传统学历继续教育、非学历继续教育的教育框架,做好分校、教学点与地方(行业、社区)经济社会发展成效的双向互动。做好开放、快捷、灵活、适需、融合的“家门口大学”。第三轮驱动为“开辟开放教育新赛道”。强调民生教育特色,重点打造“一老一小”开放教育专业生态圈,凸显职业教育新亮点,让开放教育对职业教育的供给保障,既具有学位前要求,也具有学位后能力体现,既影响企业与行业的人才资源结构,也联动在企业内师徒制的教育内涵。开放大学的专业建设应该具备其他高校不能替代的专业培养力量。第四轮驱动为开放教育智能智联。关键是把握AI助力终身学习等重点,发挥人工智能优势,创造更多开放教育应用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