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阵子在《读书》上读到一篇讲清人的夜光木,实际上是发光菌菇的有趣稿子。读文章,第一时间就想到是某种长在树枝上的发光菌菇了,可惜清人对此基本上毫无认识。作者找到唐《酉阳杂俎》的“萤火芝”条,证明中国古代文献很早就已提到:“良常山有萤火芝,其叶似草,实大如豆,紫花,夜视有光。”
文章总结说:“也许,中国古人对蘑菇发光现象也是早就不陌生了,他们对自然世界关注和探索的兴趣往往超过我们的想象。”这自然是不错的。其实,如果清人能对应到发光菌菇,那么像这类内容,即便当时没有现在的数据库、文献库可用,还有是大量工具书好查的,这就是所谓的“类书”。
我之所以马上想到发光菌菇,主要也是凑巧不久前读了清代类书《古今图书集成》里的“菌部”,里面明明白白记载了不少夜光菌菇的事。唐人陈藏器曰:“菌,……夜中有光者欲烂。”宋《墨客挥犀》:“又有菌丛生于朽木或粪壤上,其形如瑞芝,洁白可爱,夜则有光,可以鉴物。”从现代科学来看,陈藏器犹为有识:发光是某类菌菇大量散发孢子,之后就“欲烂”了。相比之下,文章所引清人的诗文,都已全然忘了这些认识了。
由此,我还想到,如今搜索工具很便利,但我们往往以为古人都靠博闻强记,实际上当然不是,古代工具书多得去了。想起有一年卡特访华,当时北京正值盛夏,卡特一下飞机就在“中国通”的指导下念了两句中国古诗:“今世褦襶子,触热到人家。”(注:褦襶,意为不晓事)当时没有互联网,这句出处是哪,把人们愁坏了。最后文史专家翻了好阵子,翻到《全汉三国晋南北朝诗》,才知道是晋人程晓所作《嘲热客》诗。
实际上,这诗肯定是“中国通”从类书里找的,因为很多类书都有专门描述炎热天气的篇章,打开唐代著名类书《艺文类聚》“伏”这一节,总共就只有7条相关艺文,《嘲热客》就在其中。
还可以再举个例子。说杜牧《过华清宫》杨贵妃吃荔枝事,陈寅恪对此诗曾有驳正,《元白诗笺证稿》:“据唐代可信之第一手资料,时间、空间,皆不容明皇与贵妃有夏日同在骊山之事实。杜牧、袁郊之说,皆承讹因俗而来,何可信从?”
查看《古今图书集成》“骊山”部、“荔枝”部等相关记载,都提到《新唐书·礼乐志》这段:“帝幸骊山,杨贵妃生日,命小部张乐长生殿,因奏新曲,未有名,会南方进荔枝,因名曰荔枝香。”不知道是不是陈所说的“唐代可信之第一手资料”。
“骊山”部中更说,“(宋)《遁斋闲览》非之曰:明皇每岁十月幸骊山,至春乃还,未尝用六月。词意虽好,而失事实。”则陈寅恪的驳斥,其实也是古人说过的。但《新唐书·礼乐志》可靠,还是《遁斋闲览》可靠,就要考证了,其不可考处,很难说哪个说法是“承讹因俗”。
作者:彭渤
编辑:陈韶旭
责任编辑:李纯一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