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既是落实国家治理和抵御风险的基础单元,更是应对重大突发风险的前沿阵地。面对风险叠加的现代性特征,城市亟需全方位提升全社会对风险的敏捷响应和应对能力,构建起以治理韧性、社会韧性、技术韧性为核心的复合韧性体系。由此需要充分激发制度活力与社会协同效应,多维度提升各类组织对风险敏捷感知响应能力。
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强调,要“增强识变之智、应变之方、求变之勇,保持战略定力,主动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加快推进韧性城市建设,健全城市安全预防体系”。城市既是落实国家治理和抵御风险的基础单元,更是应对重大突发风险的前沿阵地。思考风险应对,确保城市安全,需要秉持人民至上理念,以全体人民自身努力的确定性来有效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促进实现城市更加安全、更富韧性、更有活力的目标。
创新社会高效组织动员模式
强化城市社会高效组织动员的有序管理与发展,要进一步发挥党的全面领导和组织动员优势,坚持党的领导与协同共治有机融合,精准定位,根据不同类型组织的功能定位与利益诉求,以联系和服务群众为根本,进行分阶段、分层次、分渠道的有序社会动员。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和组织动员,是城市风险管理体系有效运转的根本保证。“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和市场机制广泛参与”是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的基本原则之一。作为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城市应急管理需要在核心领导力量的统筹协调下,组织动员多元治理主体协同参与,共同打造基于城市风险治理的命运共同体,这正是中国之治所具有的独特制度优势。党代会报告特别强调,要坚持和完善大统战格局,巩固共同奋斗的思想政治基础。要通过党领导人民团体,动员广大社会组织、志愿者、民营企业参与城市风险管理,真正汇聚起多元主体共建共治共享的强大协同合力,强力构筑起群防群治和联防联控机制。
织密韧性城市最强人民防线
“要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最好的资源留给人民,用优质的供给服务人民”。这是在党代会报告中让人感受到的最恒久“温度”。经历过大上海保卫战的考验和洗礼,人民城市更加彰显出生生不息的磅礴力量,这都是引领人民抵御各种极端风险灾害挑战,积极参与建设和保护城市的根本遵循。
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有效应对各种转型危机和治理风险的优良政绩赢得了人民群众的广泛认可和高度信任,积累了防范化解城市治理风险的丰厚社会资本。当前,社会更需要凝聚共识,以人民城市理念为基础,建立积极自主型的风险防控新模式。
当下韧性城市建设着重需要构建起基层多元共治疫情防控体系。要调动社区物业及社会组织参与共治,引导帮扶街区组建安全应急自治组织和志愿队伍。鼓励基层在安全应急的组织运行、宣传演练、风险排查、出工助力等方面进行创新。强调城市每一个社区本身就是公共卫生危机防控的积极行动者主体,甚至是管理者,问题、目标和行动由社区自己来定义,形成常态性和应急性并存的风险治理共同体。要提升民众的风险防范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强化社区在疫情防控全过程实践与常态下预防的自主行动力量。要及时推广开展灾害风险识别宣传教育下基层活动,加强基层风险识别能力的系统建设,推进重大风险及防控措施的知识普及工作,提升公众对重大风险的警惕性,确实提高民众风险意识,增强社区处理现有和未来事件的能力。
锻造韧性城市风险敏捷响应力
面对风险叠加的现代性特征,城市亟需全方位提升全社会对风险的敏捷响应和应对能力,构建起以治理韧性、社会韧性、技术韧性为核心的复合韧性体系。由此需要充分激发制度活力与社会协同效应,多维度提升各类组织对风险敏捷感知响应能力。
在社会动员层面,需要协同社会组织、市场力量、新闻媒体等多元主体进行全方位合作,并在信任和共识的基础上搭建上下联动、组织有效的防控网络。公共部门需要采取全权主导的战略和协同化的策略来应对危机事件,通过充分动员社会力量,提高精准防控能力。政府要与民营部门和社会组织建立网络和伙伴关系,协同化解公共危机。新闻报道要及时发现问题,避免社会因信息不对称产生不安。未来的基层治理体系建设,应当拓展治理边界,充分挖掘超越行政机制和社群机制的更具弹性的协同治理机制,并将之融入基层治理体系的总体格局之中。
在社会韧性层面,要发挥公民志愿服务能力,提升应急响应的自治力。邻里情感是韧性社区最强大的纽带,守望相助“共同体”精神在应对突发灾难的时候会激发出强大的合作力和坚韧性。社区内要形成有韧性的社会治理共同体,既要让治理吸纳社会力量,形成多元治理机制,又要将治理嵌入社会,保持社会的自发性和居民自组织的空间。政府在常态治理中要与社会组织展开广泛的合作,真正让人民群众参与到社区治理中来,为群众动员提供充足的发挥平台,从而构建起贯通社会与国家、刚柔并济的自适应治理体系。
在技术韧性层面,要借助数字赋能提升应急状态下的“智治力”。数字化技术的嵌入应满足应急管理“行动迅速、反应快捷、处置高效”的要求。应借助5G、区块链、卫星遥感、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数字技术,完善智能风险治理体系,实现风险治理的实时监测、智能预警与精准防控。围绕满足居民“最后一公里”的公共诉求,通过挖掘具有新科技特色的社区“微基建”来激活城市治理新动能,以此推动新时代智慧社区共治模式的形成,进而建立一个更具韧性、便民惠民、整体智治的数字化公共服务供给体系。
(作者为同济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作者:刘淑妍
编辑:陈瑜
责任编辑:杨逸淇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