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全球经济格局的深刻变化,中国经济该如何将传统优势转化为新的增长点?近日,在上海市社联推出的东方讲坛“你好,我的城——新时代人民城市建设面面观”系列首场讲座上,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经济学畅销书《置身事内:中国政府与经济发展》作者兰小欢从宏观视角分析了中国经济奇迹背后的逻辑。他提出,审视全球经济格局,不妨把视线从北大西洋那一小块区域转移出来,然后你会发现这个世界如此之广大。
“不管你来自于中国哪个地区,在过去二十年里,你的家乡一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高楼大厦都建了起来,高铁、地铁都开了起来。在过去二三十年时间的时间里,神州大地无疑是世界上城市化、工业化进展最快速的地方”,兰小欢认为,得益于土地信用、国家信用、商业信用三者合一,中国比任何国家都能更快速、更有效地撬动大量资源投入城市化和工业化,加速经济增长。
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了地方政府债务、企业发展重规模轻质量、公共服务供给不足等一系列结构性问题。近年来,我国在教育、医疗、住房、养老上的绝对支出量上升得非常快,但相对GDP的体量,相对比重支出仍旧不足。 为此,各级政府对内要提高投资效率,在教育、医疗、住房、养老等基础民生领域提供更多支撑,以推动居民消费力释放。现在,国家正在探索建设用地指标跨省的流转和交易,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推进包括土地在内的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
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着力打通国内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的各个环节,发挥中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以满足国内需求作为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通过发挥内需潜力,使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更好地联通、促进。
对外要进一步打开视野,通过“一带一路”建设,与更多国家达成合作共赢,提升扩大中国在未来全球经济中的作用与影响力。兰小欢表示,这个世界上生活着近80亿人口,西方发达国家或只占1/8,还有四五十亿人的生活水平亟待提高。从当地基础设施建设开始,民营企业也有机会进入当地经济的各个领域,“一带一路”沿线大有可为。“我们希望大家有时间可以多多关注,正发生在中亚、中东、非洲这些地方的事情。有了一些了解之后,我觉得大家的眼光会从北大西洋那一小块区域转移出来,发现世界如此之广大,还有很多很多地方等着发展”。他认为,“一带一路”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长远的战略,不仅对外输出产能,也为拓展未来中国在全球经济的生存空间。
据悉,此次东方讲坛推出的系列讲座突出两大看点:一是邀请权威专家和学术新锐,展现多维视角;二是直面问题,正面引导。面对国内外环境的深刻复杂变化,讲座以社会公众普遍关注的具体话题为切入点,讲述上海如何应变局、育新机、开新局,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以上海标准展现中国发展,以上海品牌演绎城市形象,以上海方案解答时代之问,充分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对社会发展的推动力。
作者:刘迪
编辑:刘迪
责任编辑:杨逸淇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