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年前,复旦大学迁址江湾,从此“沪滨屹立东南冠”。其设计者是参与了20世纪中国多座大学校园设计的建筑师茂飞。然而后来两次淞沪抗战都从上海东北角发起,早年的校园已悉数遭毁。
今天知名的综合性大学复旦大学,是由两所民国国立大学于上世纪末合并而来,一所是国立上医,一所是国立复旦;其中,上医自1927年建校便是国立,而复旦迟至抗战中期在重庆北碚时期才转成国立。1946年抗战胜利后,复旦渝校回沪,与战时留沪的沪校重新合一,回到战前迁出的地方:上海特别市的江湾(今复旦大学邯郸校区)重新办学。自北洋政府时期的1922年起,除“八一三”淞沪会战一度内迁之外,百年来复旦一直在这片曾经虬江分水之处讲文论学,作育国士,弦歌不辍。来到江湾校址之前,复旦曾在吴淞提镇行辕(今约宝山区吴淞中学校园内)及徐家汇李公祠(今长宁区复旦中学)甚至无锡李公祠(李鸿章弟鹤章祠堂)内相继办学,又由于不同原因相继改变校址。直到1918年,时任校长选中江湾这块地,复旦终于不必再主动迁徙,这里也成为了复旦的永久校址。
校长遇见同学设计师
1917年,尚在李公祠的复旦升格为大学,1918年便相地江湾,因而成为近代江湾地区最早迁入的新式高等学堂。步复旦之后,国立劳动大学、民国上海大学、私立立达学园、私立文治大学、两江女子师范等学校,陆续从上海各个角落迁来江湾;原因之一,便是这里交通方便,有淞沪铁路江湾站可达。淞沪铁路沿线江湾至吴淞段,也成为民国上海最重要的“大学城”。
初来乍到,一切殊为简陋。时任校长李登辉(1872—1947)在校园建设上也颇有自己的想法。此时,一位对日后中国学校建筑影响极大的美国设计师,把业务拓展到中国,不仅为李登辉校长带去了复旦校园的设计方案,还为当时的中国新式学堂开启了全新的面貌。这位设计师名叫Henry Killam Murphy(亨利·基拉姆·墨菲),后因在中国业务频繁,为自己定了一个中文名字:茂飞。
学界对茂飞的研究,自郭伟杰(Jeffrey W.Cody)1989年康奈尔大学的博士论文(后以专著形式于2001年出版,中译本《筑业中国》,文化发展出版社,2022)以来,相关成果颇丰。茂飞最重要的杰作:清华与北大(即燕大旧址)的校园建筑研究,便多有围绕其设计展开。而他在华的最早作品雅礼大学(今湘雅医院、医学院),及被誉为其最佳作品的金陵女大(今南京师大随园校区)的相关研究,同样丰富。他所设计的沪江大学建筑,即今上海理工校园内,还塑有他的全身像。不过总体来说,茂飞及其作品在今天的文化叙事中知名度有限。且相比茂飞大部分作品尚存之天地、而不为人熟知的现实,那件在战争中被摧毁的作品,则尤其值得标出,那就是位于民国江湾的复旦大学校园。
复旦大学虽不是茂飞最早设计的校园项目,却是他设计过的建校最早、同时也是教会色彩最淡的一所学校。茂飞曾说自己与复旦之间有着不一样的因缘。复旦由原震旦学院创办人、教育家马相伯先生(1840—1939)创办于1905年,早期为一所“公学”,由地方财政与士绅注资办学,校址在吴淞提镇行辕。辛亥革命后为光复军所占,马相伯出面借下徐家汇李公祠,作为复旦公学第二片校舍。1913年初,新任校长南洋华侨李登辉谋求将复旦由公学升格为私立大学,并寻觅新校址。1918年1月,他亲下南洋募款建校,半年而回,所得款项于同年购得虬江故道分水处七十亩荒地。南洋募款的经费中似也包含了茂飞的设计费。郭伟杰在《筑业中国》一书中用茂飞档案及当时中西报章记载,发现茂飞与复旦结缘颇为偶然与迅疾。
1918年夏,茂飞从长沙视察雅礼大学项目后来到上海,租住今外滩有利大厦顶层作为办公室,顺便接受了Shang hai Gazette(《上海新报》)的采访。这次采访成功吸引到多方的关注。首先吸引到了美国前驻沪总领事查尔斯·邓迪,邓迪又将其介绍给时任总领事铂金斯,铂金斯便安排了茂飞与李登辉校长的见面。另一方面,复旦管理层也通过新报采访,找到茂飞,希望其参与校园设计。更有趣的是,茂飞在与李校长见面后发现,二人不仅同为耶鲁毕业生,而且是1899年同届的同学,不过二人在纽黑文时并不认识,二十年后才在大洋彼岸的江湾见上了面。茂飞档案中记载了他来江湾见李登辉:
李博士邀请我同庶务长叶秉孚一道参观了江湾基址,我也简单介绍了自己在东亚其他的大学校园项目,李校长当即表示把复旦新校园的设计交给我。
由于复旦当时所在校舍徐家汇李公祠为中国传统建筑风格,李校长、叶庶务长一致认为,新校园建筑也应是中国传统形制,又必须满足防火要求,当用钢筋混凝土建材,茂飞也表示认同。茂飞在复旦这片基址虽然没有看到山峦河湖的景致,但鉴于基址平整,完全可以在此建起一众环绕式的“大方院”建筑群。他预想的中轴顶端是八角形大礼堂,设在校门边上,那将是一座气势非常恢弘的校园。茂飞这段关于复旦校园项目的记载,出自他致搭档丹纳的信中。他的复旦校园设计图纸,现在存有一版,与信中描绘基本一致,整个校园建筑围绕着中心草坪,八角形礼堂设置在一端。这张图的方位解读历来不准确,其实从大礼堂与校园边上河流的走向来看,图右上方为南面,右上方河流分叉即虬江主航道分水,而江湾复旦校园就在这处分水的西北侧,李登辉募款所得七十亩地便是这片“水边泽国”。
限于文献,我们只知道1918年定下茂飞开始设计复旦校园,1920年2月便有一版设计图;1922年春,大学部师生正式迁入新校园。我们还知道,初迁江湾的复旦因囊中羞涩,并未遵循茂飞设计的图纸建齐校园建筑,今天存世相辉堂草坪周边建筑群风格,与之并不一致。
最初的“三大件”
因私立大学经费紧张,茂飞的大部分设想并没有实现。校志记载,复旦校园于1920年冬开工,一年多时间里,仅建成教室、办公室和宿舍三幢大楼,为复旦江湾校园最早的建筑“三大件”。此后,学校便正式迁往今址,开始办学。最早的复旦大学校园,中心为大草坪,中央轴线最南端,是当年校园的核心建筑奕住堂;轴线最北,早期是学生宿舍。而轴线西侧,有校园里最恢宏的建筑简公堂。中央草坪四周,在茂飞设计之后的十年间又增添不少新建筑。
前述李校长1918年下南洋募款足以购买江湾地皮,但不够建筑经费,所以设计方案虽早已谈妥,施工则见迟。这时复旦校董们各显神通,尤其在沪做寓公的民国第一任总理唐绍仪发挥了重要作用,他拉来复旦最早的“三大件”的大部分赞助。其中原大礼堂位置建起了校办公大楼,以赞助人黄奕住的名字命名为“奕住堂”。
荷属东印度糖王、银行家黄奕住(Oei It Tjoe,1868—1945),福建南安人,曾是南洋首富。1920年,功成名就的黄奕住因念侨民苦异国苛法,而思为故乡图强,遂前往上海,与史量才等共商于上海建中南银行,次年建成。也是这个时间点,唐绍仪为李登辉介绍了黄奕住,并向其化缘建校舍,黄氏欣然答应,并在之后很长时间里都担任复旦校董会成员。起初,奕住堂是用作校办公大楼,1929年又添建两翼。后为纪念前教务长薛仙舟(1878—1927),曾改名仙舟图书馆。抗战中,奕住堂东侧屋顶被日军炮弹掀去一角,战后修复,解放后一度是复旦大学图书馆,今为校史馆。
中央草坪的西北侧为简公堂,曾是复旦校园中最大的单体建筑,造型立面基本按照茂飞的设计,拥有宫殿式的大屋顶,飞檐鸱吻,为当时的教学楼。简公堂的捐资者,是近代沪上知名企业家简照南、简玉阶兄弟。简氏兄弟祖籍广东,于虹口创办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在内挤外压的经营环境中,成为当时唯一可与英美烟草公司相抗衡的民族卷烟企业。黄奕住与简氏兄弟大约共捐十万元。学生宿舍(后称第一宿舍)与奕住堂、简公堂同时落成。
中央草坪西侧建筑因为经费问题,不仅落成较晚,且基本放弃了茂飞当年的设计方案。1925年,复旦得到著名实业家、潮阳人郭子彬五万元捐助,建起了子彬院。郭子彬的堂侄郭任远,为复旦当时的代理校长,著名心理学家;堂叔顺便还捐资襄助侄儿,为复旦开办了心理学系。子彬院建筑为典型乡村别墅式风格,与周边仿中式建筑风格不同;建筑的选位与朝向,亦偏移茂飞设计的轴线。至1927年,复旦开始招收女生。荷属东印度商人陈性初,捐白银二万两,兴建复旦大学女生宿舍。宿舍为二层中式风格建筑,位于中央草坪东侧。学校专设女生指导,管理女生生活与学业,毛彦文留美归国后一度来此任职;也正是在这里的大厅,民国前总理熊希龄向毛氏表白,一度震动复旦,最终熊总理如愿娶得美人归。
大约在“一·二八”淞沪抗战前,复旦中心草坪西侧、简公堂南北及第一宿舍以东,陆续添置三幢新楼(即后来100、300、500号楼),而在500号楼以北,还曾建有体育场。建筑群中最后一幢知名建筑,为校园西南角的卫生院。1931年6月,李登辉校长的夫人汤佩琳去世,新建卫生院便被命名为佩琳院。半年后沪上战事骤起,复旦校园遭受灭顶之灾。近代两次淞沪抗战都从上海东北角发起,复旦成为重灾区,茂飞时代设计的整体校园悉数遭毁。当时的第一宿舍、第二宿舍、体育馆等建筑,在战火中被完全炸毁,其余校舍亦受损严重。1937年10月,日军占领复旦校园,简公堂复遭炮火击毁,砖瓦横梁,散落满地。汪伪政府曾对劫后的若干建筑做过一定修缮,有些甚至沿用到本世纪,但已不复茂飞设计旧观。整个校园中,唯有“子彬院”得以幸免,保留至今。
复校后的1947年,时任校长章益向各地校友募集三十余两黄金,献给为复旦倾其所有的恩师李登辉,作为颐养金,李校长知道后坚拒。后经协商,决定扩大募捐,用这笔钱在原第一宿舍址上修建登辉堂。八十年代,为纪念复旦创校两位功勋校长:马相伯与李登辉,改名为相辉堂。这座中式礼堂建筑屡经翻修,伫立在当年茂飞轴线正北,今天已然成为复旦人共同的精神家园。
* * *
茂飞在1935年便因年事渐高离开中国,他的名字也很快被国人淡忘;不过他留下的建筑理念与遗产,仍令人在意。茂飞设计雅礼大学、即日后的麻园岭湘雅医学院建筑群时,雅礼会的中方负责人、同时也是其校友师弟,对茂飞的“适应性建筑”的设计颇为留心;直到他后来亲自主持一座新校舍的建设,同样使用了这一中西融合的建筑风格,向自己参与创建的湘雅医学院致敬——他就是中国近代重要的医学教育家颜福庆。1936年,颜福庆在枫林桥主持新上医与中山医院建筑群建设时,便充分吸收了茂飞的建筑风格,甚至1956年再次主持上医西苑建筑群时,仍大量采用“适应性建筑”风格建设布局。
回到江湾复旦校园。1952年院系调整后,复旦办学规模扩大,更新校园的需求日增。在时任校长陈望道先生主持下,复旦校园中轴线自茂飞设计线东移三百余米,以今邯郸校区正门为轴线,重新建设新复旦校园。校园中心为大草坪与雕像,环绕草坪东西依次为两座教学楼、生物楼、图书馆及化学楼,轴线最北为物理楼单体建筑,宿舍与体育设施,则跨过当时国福路(今校园内段已废)继续向东发展。新复旦校园格局在复旦建校六十周年、1965年时基本完成,大部分建筑皆沿用至今,这一格局与茂飞设计中大方院式的校园不谋而合。
(本文写作得到复旦大学校史研究室主任钱益民、上海交大历史建筑勘查设计研究院建筑师冯立的帮助,一并致谢)
作者:王启元 复旦大学中华古籍保护研究院副研究员
编辑:陈韶旭
责任编辑:李纯一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