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新中国成立后70多年的历程,在中央的关心和指导下,上海在国家发展战略中,经历了从“重要工业基础和财政支柱”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中心城市”,从“国际大都市”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向“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演进,其发展过程,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也为上海建设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城市指明了方向。服从、服务国家战略,是上海不断取得新成绩、赢得新发展的根本动力和途径。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上海在谋划发展时,必须始终坚持“四个放在”,其中第一条就是要将上海发展放在中央对上海发展的战略定位上。因此,坚持“四个放在”,必须深刻领会中央对上海发展的战略定位,进一步理解上海的历史使命和担当。
上海是我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党中央和党的历任领导人始终关心上海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同志曾先后40次来上海视察,邓小平同志在改革开放后连续7年与上海人民一起过新年,江泽民同志、胡锦涛同志也连续多次到上海考察。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连续5年出席全国两会上海代表团审议,先后5次到上海考察工作,为上海发展把舵指向。可以说,每一个重要历史时刻上海发展的战略定位,都离不开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的指导。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重要工业基础和财政支柱”:建设“两个基地”
新中国成立初期,面临着建设完整现代工业体系,实现国家工业化的重任,上海作为我国工业基础较好的中心城市,中央对上海的定位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经历了一个演进过程。
把消费的城市变成生产的城市是我们党统领各项城市工作的中心环节,也是改造旧上海、建设新上海的核心内容。1949年5月上海解放后,沿海口岸遭到蒋介石集团的封锁,上海原有的进出口全部停滞,因此,上海主要是采取“后退”和“紧缩”的方针,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团结各界人士,把恢复经济放在首位。1951年4月,市委、市政府明确“为生产服务,为劳动人民服务,并且是首先为工人服务”(即“两服务”)的建设方针,随后编制的《上海市发展方向图(草案)》,把上海定位为全国轻工业的中心。但由于上海地处当时沿海国防前线,在国家“沿海紧缩”的指导思想下,从1953年起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国家“156项”重点建设项目,没有一个放在上海,上海的任务主要是支援全国各地的建设,上海先后动员21万人参加国家“一五”重点建设,其中一半为技术人员和熟练工人。同时,为支援内地新兴城市建设,根据国家的统一安排,从服务行业到轻纺工业,从市政建设到文化教育,上海重点支援洛阳、西安、兰州的建设。据统计,到1956年,上海共有272家轻工、纺织行业迁往内地。
1956年4月,随着国际局势渐趋缓和,毛泽东深刻总结了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作了《论十大关系》的重要讲话,其中论述了正确处理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提出要“利用和发展沿海工业老底子”。不久,陈云到上海传达毛泽东“上海有前途的,要发展”的指示。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上海市第一届党代会确定了“充分利用、合理发展”的工业建设方针。1958年11月,上海明确上海工业应该向高级、精密、尖端(简称“高、精、尖”)方向发展。1959年,《关于上海城市总体规划的初步意见》明确提出上海城市职能是“中国的重要工业基础和财政支柱”。1963年又提出建设“先进的工业和科学技术基地”的目标。上海城市功能从中心城市转变为工业城市,产业结构从以轻纺工业为主转变为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成为我国最重要的工业基地和财政收入地区。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重要基地和开路先锋”:从“三个基地”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中心城市”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后,1979年2月召开的市委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把上海建设成为先进工业、先进科学技术和对外贸易的基地(即“三个基地”),为全国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建设作出贡献的新任务。由于历史的原因,上海主要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后卫”,是计划经济最为典型的城市,自身的优势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面临严峻的挑战,特别是《十个第一和五个倒数第一说明了什么?——关于上海发展方向的探讨》文章的刊发,激起全社会的强烈反响,推动上海对自身经济发展方向重新思考。从1981年至1982年,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全市掀起了以“上海向何处去、建设什么样的上海”为主题的讨论热潮,引起党中央的关注。1984年国务院派出改造振兴上海调研组,与上海市委、市政府一起在广泛调研和举行研讨的基础上,草拟完成《关于上海经济发展战略的汇报提纲》。1985年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汇报提纲,指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上海的发展要走改造、振兴的新路子,充分发挥对外开放和多功能的中心城市的作用,使上海成为全国四个现代化建设的开路先锋,到20世纪末建设成为开放型的、多功能的、产业结构合理的、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科技发达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中心城市。1986年,国务院批复同意《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方案》,进一步指出“要通过几十年的努力,把上海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科技先进、文化发达、布局合理、交通便捷、信息灵敏、环境整洁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重要基地’和‘开路先锋’作用。”在这一方针指引下,上海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为动力,为城市新一轮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龙头和窗口”:从“三个中心”到“四个中心”
20世纪90年代,我国进入实现“三步走”发展战略第二步的关键十年,要为下个世纪前五十年的发展打基础,创造比较好的条件和环境。上海的发展也走到了必须有新的大的突破才能走出困境的阶段。邓小平同志指出:“上海是我们的王牌,把上海搞起来是一条捷径”。1990年4月,中央宣布开发开放浦东。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就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作出决策,其中一点就是“以上海浦东开发开放为龙头,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尽快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地区经济的新飞跃”,确定上海作为我国新一轮改革开放“龙头”的地位和“三个中心”的发展战略目标。12月,上海市第六次党代会确定,产业结构实施大调整,从“二三一”向“三二一”转变,城市空间布局实施中心城区“退二进三”,重建上海多功能中心城市。上海市委向中央提出了“三个保证”和“三项改革”:保证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保证服从国家的宏观调控,保证每年超额完成财政上交;自费改革,自主改革,率先改革。1993年5月,江泽民同志在上海考察时强调,中央开发和开放浦东的政策是坚定不移的,不会改变的。2001年,经国务院批复的《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1999年至2020年)》,立足于国家赋予上海要崛起成为又一个国际经济中心的战略目标任务,指出上海是我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和航运中心,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要“把上海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社会文明、环境优美的国际大都市,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之一。”以浦东开发开放为引领,上海以重建多功能经济中心城市为目标,“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成为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窗口。
【二十一世纪头十年】“继续走在全国前列”: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进入21世纪,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构想。上海成功抓住我国加入WTO、举办世博会的重大机遇,率先在全国提出“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经济社会发展新思路。2002年,上海市第八次党代会提出了“不断开创上海各项工作的新局面,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而努力奋斗”的目标。党中央高度重视上海率先求变、转型发展,胡锦涛同志2004年到上海考察时,要求上海建设成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继续走在全国前列。2007年习近平在上海市第九次党代会报告中首次提出“四个放在”,并提出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形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基本框架,实现“四个中心”建设第三步良好开局,办好一届成功、精彩、难忘的世博会,努力建设经济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创新更加活跃、生态环境更加友好、民主法制更加健全、城市文明更加进步、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以2010年“成功、精彩、难忘”的世博会举办为标志,上海的城市功能、产业结构、城市面貌跃上新台阶。2011年上海把“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写入“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并指出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是上海在更高起点上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
【新时代】“排头兵”和“先行者”: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上海发展始终关切,要求上海当好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把自贸试验区、科创板、长三角一体化、进博会和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等重大任务交予上海。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出席进博会,希望上海接续奋斗、再创奇迹。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时,特别指出上海作为我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和长三角地区合作交流的龙头,要不断提高城市核心竞争力和国际竞争力,要全面提升上海在全球城市体系中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上海的明确定位。以习近平总书记对上海的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导,国务院批复同意《上海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 》,确 立 了“到2035年基本建成卓越的全球城市,令人向往的创新之城、人文之城、生态之城,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新的奋斗目标。至2020年,基本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形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基本框架。
回顾新中国成立后70多年的历程,在中央的关心和指导下,上海在国家发展战略中,经历了从“重要工业基础和财政支柱”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中心城市”,从“国际大都市”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向“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演进,其发展过程,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也为上海建设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城市指明了方向。服从、服务国家战略,是上海不断取得新成绩、赢得新发展的根本动力和途径。
(作者单位: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
作者:郭继
编辑:陈瑜
责任编辑:杨逸淇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