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习近平同志在上海工作期间,系统总结上海近代以来发生的历史性变迁的深刻根据,他指出:“上海之所以能够有这样的一个经济中心城市的表现,魂与根来自文化。”他进一步提出上海要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建设国际大都市,必须提炼上海城市精神。
如何从参差多态的城市精神表述中脱颖而出,形成彰显上海城市“个性”的认知图式;如何从上海丰富多彩、多元并蓄的文化现象之中把握精神实质、精髓要义,形成市民广泛认同、具有感召力的文化标识,习近平用“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这十六个字,概括上海城市精神,一下子抓住了问题的关键所在,精髓所在,获得了上海人民的强烈思想共鸣。
习近平同志提炼上海城市精神,体现出以下的政治高度和理论要求:
一是在国家战略高度思考问题。在习近平同志看来,上海的发展不只是自身城市吸引力、竞争力再上台阶的问题,而是要更好地代表国家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成为向世界展示中国理念、中国精神、中国道路的城市样板,进而在推动人类文明新形态建设中占有一席之地。
二是既要真实、集中地反映上海这座城市的过往与现状,还必须包含了对它未来发展的期待。要从上海独特的物质要素、人文历史、社会面貌中提炼出上海城市精神,并让这一城市精神在潜移默化中不断重构人们对上海的认知,建构社会对城市未来发展的想象,必须充分发挥城市精神的前瞻性、引领性和示范性作用。
三是着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牢上海城市文化的精神内核。今日上海的文化,是红色文化、海派文化和江南文化融汇的产物。上海的历史和现实所反复呈现出来的在风雨来袭时同舟共济、共克时艰,在承平顺境时毫不懈怠、奋发进取,在日常岗位上精益求精、追求极致,在社会生活中既讲规则秩序又显蓬勃活力,等等,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体现。
探究上海城市精神的核心要义可作如下考虑:
一曰“海纳百川”。近代以来上海因地理条件和人文情怀,在中华文明整体转型过程中夺得先机。新时代发扬光大“海纳百川”精神,就是要有宏大的气度和胸襟,“上海是全国的上海,上海要更加坚定地在国家战略下思考和行动。上海的发展绝不可能独善其身,上海的发展也绝不可以独善惠其身”。
二曰“追求卓越”。历史上,上海创造了无数的中国第一。而今,作为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上海拥有全球最大港口、最长的地铁网络,也是世界观察中国的一个重要窗口。新时代新征程上,“追求卓越”就是勇立潮头,继续当好“排头兵”和“先行者”,勇于承载“开路先锋、示范引领、突破攻坚”的责任。
三曰“开明睿智”。上海是工商业城市,其形成过程中,正是由于具备兼收并蓄、包罗万象的品格,兼具德行修养和规范意识,上海城市才会呈现出更多的自由空间,才会不断更新,取得骄人的业绩。新时代发扬光大“开明睿智”精神就是要求上海善于算大账、谋共赢,要志存高远、放眼全球,勇挑重担、勇啃硬骨,彰显激情。
四曰“大气谦和”。上海不仅是一个现代化城市,也是一个移民城市。新时代新征程上,重塑“大气谦和”精神,就是要思考大局、大处着眼、虚怀若谷、力求“去私去小”;就是要兼容并蓄,将传统与现代交融、本土与外来辉映,真正发挥上海面向世界、服务全国的作用。
习近平同志提炼概括的上海城市精神,为上海加快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指明了前进方向,是上海发展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已深深融入这座城市砥砺奋进的发展史、奋斗史。
作者:杨俊(中共上海市委党校中共党史教研部教授)
编辑:于颖
责任编辑:杨逸祺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