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者谋道,中者谋智,下者谋生。泛舟商海,风起云涌,审时度势,中流击水,兴衰浮沉,百业有道。法国经济学家让·巴蒂斯特在1800年首次提出企业家概念,认为“企业家使经济资源效率由低转高”“企业家精神则是企业家特殊技能(包括精神和技巧)的集合”。我们正处在一个危与机叠加、稳与进同步的伟大时代,彩虹与风雨共生、挑战与希望并存,需要企业家充分发挥“头羊效应”和生力军作用,企业家精神弥足珍贵、不可或缺。
守正道。《孙子兵法》“五事七计”,“道”摆在首位,强调政治正义性与道德话语权。明代汪天赐在《官箴集要》中说:“正则不为邪所媚。”正与不正,说到底是由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观点、政治品格、思想境界、情怀格局、法律素养、道德操守等属性构成。鉴古观今,商圣子贡“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商祖范蠡“三致千金,三散千金”,“仁义礼智信”“戒忍谦和”“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等理念影响感召一代又一代商贾。新时代企业家要秉承“企业营销无国界,企业家有祖国”,守以国为重之道;秉承“人无诚不立,商无信不兴”,守以信为本之道;秉承“计利当计天下利,求名应求万世名”,守以义为先之道;秉承“奉法遵纪阳光道,违法乱纪独木桥”,守以法为度之道;秉承“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守合作共利之道。
持商道。商业包含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产品流,混流交融、螺旋上升,机会稍纵即逝、模式层出不穷,既可因一个好想法走上人生巅峰,也会为一个歪点子跌入事业低谷,就像人体有奇经八脉、关键穴位一样,需要把好脉、点准穴、下对药。新时代企业家应要聚焦新消费、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和新应用场景等,紧扣企业成长发展中产品、服务、质量、技术、管理、市场、人才、品牌、战略、文化等系统集成,用活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开阔视野思路眼界、把握全球政经趋向、研究产业生命周期、洞察商业逻辑本质、体悟经营管理规律、开发品牌竞争价值、融合资源要素链条、加强风险管理控制,站稳风口、御风而行,在产业重组、行业重塑、企业重生中提升核心竞争力、市场影响力、组织免疫力,持续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奋力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探路者”“先行者”“领跑者”。
铸匠道。“技可进乎道,艺可通乎神”。“切磋琢磨”“庖丁解牛”“精华在笔端,咫尺匠心难”等典故,形象表达了“道技合一”的境界。“品有三口,唯心至之”。不论是实体经济还是虚拟经济、不论是工业经济还是数字经济,不论是制造业还是服务业、不论是物质产品还是文艺作品,皆需匠心匠技匠人。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助推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中国产品转向中国品牌,新时代企业家应要存匠心,把“滴水穿石”视为信念、把“僧敲月下门”作为追求,做到“十年磨一剑,一朝试锋芒”;要练匠技,瞄准世界科技前沿、经济主战场、国家重大需求、人民生命健康,深化理论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攻克关键核心技术;要育匠才,带头传承工匠精神、培植工匠文化、树立工匠典型,培养造就一批批德艺兼备的“技术精兵”“蓝领专家”“金牌工人”“领军人才”“大国工匠”,打造基业长青、塑造“百年老店”。
今年3月,中共上海市委统战部、上海市工商联结合沪商历史风采、时代英姿和群体特征,归纳提炼出以“爱国、敬业、诚信、进取”为内核的“沪商精神”,倡导和激发企业家养大眼界、做大事业、展大情怀。“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弘扬企业家精神,正是悟道、得道、行道、布道循环往复的过程。企业家不问出身、不论出处、不分大小,只要在正道上昂首阔步、在商道上厚积薄发、在匠道上精益求精,终将长成枝繁叶茂、巍峨屹立的“参天大树”,纵横商场竞风流、通达天下立潮头,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中再创新绩、再立新功。
作者:陈琪
编辑:陈瑜
责任编辑:杨逸淇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