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壬辰朝鲜战争分为四个阶段。
1592年4月,日本十五万大军分乘七百余艘舰船,渡海展开了侵朝战争的第一阶段。
一开始,日军确实所向无敌。他们采取闪电战术,二十天攻破汉城,六十天占领平壤。朝鲜“二陵被烧,三京陷落,五庙被夷,八路被残”,考虑到当时的交通条件,这个速度确实是非常惊人的。朝鲜君臣仓皇奔往义州,向明朝求救。
日本进军之所以如此顺利,第一个原因是经历了“战国时代”锤炼的日本军队确实是一支精锐之师。日军的利器除了传统的武士刀外,更有先进的火绳枪。当时日本主攻部队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实现火器化,配备了射程在80—100米的火绳枪,并采用了织田信长发明的三排轮射方式,威力巨大。而朝鲜仍然以冷兵器为主,火器只有落后的铳筒,射程近,精准度差。战前日本使臣看到朝鲜军队的装备后,就曾经轻蔑地对朝鲜官员说:“汝辈枪杆太短矣。”因此相对朝军,日军的军事技术优势近似隔代。在壬辰战争的战场上,朝鲜人第一次见识到了日本火绳枪的威力——敌人在坚固的工事内发射火绳枪,我军一个挨一个站在一起,一挨枪弹就被射穿,有时候一个弹丸甚至能杀死三四个人,我军遂溃。
这让朝鲜人大为震惊,事实上,大量的朝鲜士兵不是被打死的,而是被这种前所未见的强大火力吓得仓皇逃窜:“我国人骤见而遇之辄死,宁不骇死散。”因此事后朝鲜人总结战争成败时说:“贼之长技,惟鸟铳尔。”
第二个原因,是朝鲜已经承平二百年。日本侵朝这一年恰逢李氏朝鲜建国二百周年,二百年来,朝鲜王朝没经历过战事,武备废弛。日军所经之处,都未设防,所以如入无人之境,“沿海郡县城堡,望风崩溃”。因此战争的第一阶段以朝鲜大部分领土陷落为结果。
第二阶段则是明军的反攻。
日军在朝鲜的迅速胜利震动了明朝,朝廷认为“倭寇之图朝鲜,意实在中国,而我兵之救朝鲜实所以保中国”。何况朝鲜在藩属国中历来以恭顺著称,兴亡继绝是宗主国的义务。万历皇帝遂派名将李如松等率四万精兵开入朝鲜。
1593年1月5日,中国军队抵达平壤城下。1月8日晨,壬辰朝鲜战争中最波澜壮阔的平壤之役爆发。明军巨炮齐轰,开始攻城。日军死守城上,以火绳枪向近距离攻城的明军射击,战况非常激烈。最终的结果,是明军的大炮给城上的日军以毁灭性的打击,日军退出平壤城。《日本战史》称,平壤之役使日军减员约九千人。这一战彻底扭转了朝鲜战争的走势,双方进入相持阶段。
为什么明军能迅速攻下平壤城呢?主要是凭借武器优势。
明代火炮技术本来在东亚就遥遥领先。明代晚期又引进葡萄牙人的“佛郎机炮”,仿制成自己的系列炮具。
所谓“佛郎机炮”是一种短管加农炮,装有瞄准器,《明史》记载:“(其制)以铜为之,长五六尺……巨腹长颈,腹有修孔。以子铳五枚,贮药置腹中,发及百余丈。”它以火炮口径的尺寸为基数,确定弹重与装药量变化的关系,装填便利,发射速度快,射程远,水平在东亚最高。
万历年间,明朝又通过与来到中国沿海的荷兰人交战,取得荷兰大炮技术,制成威力更大的“红夷大炮”,或者叫“红衣大炮”,射程为三里左右,天启时赐以“大将军”号。
因此终明一代,火器种类之多、数量之大、威力之猛、制造之精巧,都是前所未有的,开创了中国以火器为主的冷热兵器并用的新时代。负责全军调度后勤的宋应昌在《经略复国要编》里详细记载了明军所携带的武器。日军中也装备有少量火炮,但是由于日本人只注重发展火绳枪,对火炮不够重视,加上日本冶炼技术特点所限,只擅长打造小型武器,所以日本的火炮体量不大,威力不够。
平壤之役是一场典型的火炮攻坚战。明军的火炮显示了巨大的威力,远距离攻击城楼的大将军炮,中距离轰击城上的佛郎机炮、灭虏炮,近距离遭遇时使用的虎蹲炮等各式大炮相互配合,轰倒日军城上的防卫设施,大量杀伤日军。日军所能依靠的只有火绳枪,“贼伏于陴中,乱用铅丸”,虽然能给近身上城的明军带来不小麻烦,但无法扭转大局。
因此关于这场战役的诸多记载,无不着眼于描写大炮的威力。比如朝鲜《宣祖实录》记载进攻平壤情形。《惩毖录》和其他记载也无一例外渲染火炮的神威。“在距城五里许,诸炮一时齐发,声如天动,俄而花光烛天”,“倭铳之声虽四面俱发,而声声各闻,天兵之炮如天崩地裂,犯之无不焦烂”。
不过平壤大捷后不久,明军就遭遇了碧蹄馆之败。收复平壤之后,明军向南直迫汉城,作为先头部队的骑兵与日军主力在碧蹄馆发生遭遇战。
明军火炮虽然威力巨大,但体积大,受到运输条件限制移动慢,往往无法及时参与到遭遇战当中。李如松轻骑急进,在碧蹄馆遇到日本伏兵,在明军大炮没能及时赶到的情况下与日军仓促开战。日军的火绳枪队充分发挥了优势,明军不了解日军的“三排轮射法”,一排枪响过,刚想如以前那样马上出击,没想到第二排子弹又已经横飞过来,结果明军溃败。通过这一战,明军充分认识到日本火绳枪队的威力。兵器专家赵士祯在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的《恭进合机铳疏》中说,日本在朝鲜战争中与中国能够相持,完全是因为三千名熟练的“飞峦岛鸟铳手”的力量:“东援(指万历派兵赴朝)之时,调集人马十有余万,附以朝鲜土著,何止三十余万。倭奴止以飞峦岛(即日本平户)鸟铳手三千凭为前驱,悬军深入,不劳余力,抗我两国。我以两国全力,不能制倭死命。飚驰电击而前,从容振旅而退,不但诸酋尽全首领,至于倭众亦觉无多损失。则鸟铳之种于军用也,亦甚彰彰明著矣。”就是说援朝战争,中国人马十万有余,加上朝鲜兵,不止三十万,但是日本人只凭三千名火绳枪手,就能与我们相抗,打了个平手,可见火绳枪的威力。
碧蹄馆之战后,由于日军在汉城的兵力占优,明军回到开城修整。不打不相识,双方都认识到对方的力量不可小觑,哪一方都无法迅速取胜,因此战争进入了第三阶段:议和。
二
壬辰朝鲜战争虽然历时长达七年之久,但实际的战争状态仅有二年多,更长的是持续四年多的谈判期。
丰臣秀吉毕竟不是疯子,平壤之战的惨败让他认识到征服全天下的野心是不可能实现了。战争中朝鲜农田大面积抛荒,日军无法征到粮食,后勤遇到极大困难,丰臣秀吉不得不停战与明朝议和。
丰臣秀吉
不过,出于夸诞奔逸的天性,他开出的议和条件非常高。他亲自起草的《大明日本和平条件》一共有七条:
第一条是迎娶明朝公主,作为日本天皇后妃:“和平誓约无相违者,天地从(纵)虽尽,不可有改变也,然则迎大明皇帝之贤女,可备日本之后妃事。”
第二条是恢复朝贡贸易,并且放开民间贸易:“两国年来依间隙,勘合近年断绝矣,此时改之,官船、商舶可有往来事。”
第三条是明朝和日本两国官员盟誓,永远和好:“大明、日本通好,不可有变更旨,两国朝权之大官,互可题誓词事。”
第四条是将朝鲜一分为二,京城及北方四道归还朝鲜,南方四道割让于日本:“对大明割分八道,以四道并国城,可还朝鲜国王。”
第五条是朝鲜要送王子和大臣到日本作为人质:“四道者既返投之,然则朝鲜王子并大臣一两员为质,可有渡海事。”
第六条是同意交还俘虏的朝鲜国二王子及其他朝鲜官吏:“去年朝鲜王子二人,前驱者生擒之,其人非凡间不混和平,为四人度与沉(沈)游击,可皈旧国事。”
第七条是朝鲜重臣要宣誓永远不背叛日本:“朝鲜国王之权臣,累世不可有违却之旨,誓词可书之。”
这七条总结起来,重点是三项:
第一是以迎娶明朝公主的形式,使日本成为明朝的和亲国。这样,日本的国际地位将凌驾于明朝其他藩属国之上。当然,这也变相承认,日本将加入明朝的朝贡国队伍,只不过是以一种比较“有面子”的方式。
第二是恢复并扩大中日官方贸易,这是日本始终如一的重要目标。
第三是割占朝鲜四道,命朝鲜王子、大臣入质,要求朝鲜权臣宣誓效顺日本,这就相当于使朝鲜臣服于日本,保全占据朝鲜南部四道的战果。但日本又明确宣布,在谈判中不以朝鲜为对象,“不与他(朝鲜国王)见”。
那么,明朝的谈判条件是什么呢?万历皇帝指示,必须满足以下三条:
一、日本撤军,“尽还朝鲜故土”,返还朝鲜全部领土,一寸也不能少。
二、朝鲜两王子归国。
三、丰臣秀吉向明朝皇帝谢罪认错,“关白上章谢罪”。
如果做到以上几点,大明可封丰臣秀吉为日本国王,并且按永乐时期旧例,允许日本入贡。
很明显,双方的条件鸡同鸭讲,天悬地隔,离得太远了,根本不可能达成协议。
然而,在中日双方两位“外交奇才”的操作下,双方的谈判居然有滋有味地进行了近四年,而且中间还取得过“重大成果”,就是明朝册封丰臣秀吉为国王。这是怎么做到的呢?
关键是这两位谈判代表都是“大忽悠”。
明朝方面的首席代表沈惟敬本是无业游民。他是浙江嘉兴人,流寓北京,遇到了一个卖水汉子,名叫沈嘉旺。此人“幼为倭奴所掠,载还日本,凡十八载,泛海而还”。小时候被掠到日本,待了十八年。沈惟敬“暇则时时从嘉旺谈夷中情俗,虽器什乡语,无不了悉”,掌握了很多关于日本的知识。他是一个妄人,遂四处宣称自己到过日本,还认识很多日本要人。恰好他又结识了当时兵部尚书石星的一个亲戚,由此被推荐给石星。石星“大喜,立题授神机三营游击将军”,让他出任与日本交涉的重要角色。
日本方面的谈判代表是侵朝日军先锋官小西行长。此人是商人出身,因受大名宇喜多直家赏识,被破格提拔为武士。因为是商人出身,所以他头脑灵活,能言善道。
这两个人碰到一起,将本不可能成功的和谈热火朝天地谈下去了。其秘诀当然是东方外交史上惯常的“欺瞒外交”。双方都没有把对方的要求完整真实地汇报上去,经常伪造公文,改头换面,将“他要你磕头”,翻译成“他向你磕头”,让双方统治者都很满意。
谈来谈去,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正月,双方谈判终于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达成了先封丰臣秀吉为王,其他后续再谈的“一致意见”。
因此这一年明朝遣使来到大阪,正式册封丰臣秀吉为日本国王。诏书意思是说,溥天之下,都知道尊崇我天朝上国。你们日本小国,在我皇祖时代也曾受过皇恩,不过后来因为海波阻隔,一度不再来朝。现在你们丰臣平秀吉崛起,知道尊崇中国,专门派人来请求内附成为中国的一部分。既然如此诚恳,我也不好拒绝,因此封你为日本国王,以后好好当天朝的臣子,老老实实,感戴皇恩,听中国的话!
完全是一副中央大国皇帝对蕞尔小邦降恩封赏的口气。
关于册封过程,现在大部分史书都引用日本史料,说举行册封仪式时丰臣秀吉才发现自己只得到一个日本国王的空衔,其他一无所得,遂勃然大怒,撕毁诏书,命令日军再次出兵侵略朝鲜。
这一说法主要来自赖山阳《日本外史》。赖山阳这样绘声绘色地描述丰臣秀吉听罢明廷“敕诰”后的反应:“……至‘封尔为日本国王’,秀吉色变,立脱冕服抛之地,取册书裂之,骂曰:‘吾掌握日本,欲王则王,何待髯虏之封!且吾而为王,若王室何!’即夜命驱明使,并告朝鲜使曰:‘若归告而君,我将再遣兵屠而国也!’遂下令西南四道发兵十四万人,以明年二月再会于名古屋。”通过这一情节将丰臣秀吉描绘成一位尊严不可丝毫侵犯的顶天立地的英雄人物。
然而历史事实并非如此。《日本外史》成书于文政十年(1827年),离1595年已经过去232年了。而且大明的这封诏书至今仍然完好地存放于大阪博物馆,并没有任何被撕裂的痕迹。
学者郑洁西对册封秀吉一事进行了勾沉对比,挖掘了中日朝三方关于此事的大量原始资料,还以耶稣会士的详细汇报为证,令人信服地说明,册封仪式在当时顺利举行。弗洛伊斯整理的《1596年12月18日长崎发信,路易斯·弗洛伊斯师之年报补遗》中有“太阁谒见明朝使节一行始终”一节,对当天的册封有非常详细的记载。据他的记载,册封典礼在一间和式房间中举行。册封使节和丰臣秀吉对坐在榻榻米上,丰臣秀吉接受了册书和金印后,举到头顶以表示致谢,然后换上了明朝服饰。
事实是,完成册封之后,双方又进行了半年多的谈判,日方力争的重点,一是尽早重开中日贸易,二是要求朝鲜向日本派遣王子,以确保日本对朝鲜的特殊优越地位。这两点无论沈惟敬如何巧舌如簧也无法劝万历皇帝答应。丰臣秀吉终于失去耐心,谈判破裂,日本重新出兵。万历皇帝这才发现沈惟敬是个“大忽悠”,将他斩首了事。
三
战争的第四阶段,日军十四万人再次入朝,明朝则派七万大军入朝参战。双方在陆上再次打了个平手,形成相持之势。
但是海上日军却日益不支。朝鲜名将李舜臣以他发明的独具特色的“龟船”,给日军造成重大杀伤。造船术一直是日本的软肋。日本国内大型舰只并不多,战争中征用的大多是矮小的民船。
因此日军海军不但不是明军大船的对手,与朝鲜相比也居于劣势。“龟船”是一种与火器相结合的新式战船,外覆铁甲,火绳枪对它无计可施。李舜臣先后击毁击沉日军舰船三百五十余艘,明朝水师也出动了数百艘战船进入对马海峡。在联军水师的压力下,日军的后勤补给中断,而明军的给养、军火、兵员却源源不断地开到前线,双方实力差距逐渐拉大。
内外交困之下,丰臣秀吉于1598年8月18日郁郁而终,日本不得不全线撤军,又遭到明军乘势追杀,十四万日军只剩六万左右回到日本。
日本人将秀吉野心勃勃的征服亚洲之战总结为“龙头蛇尾之役”,开始时雄图壮志,到头来两手空空。
1599年,明军班师回朝,不爱上朝的万历帝罕见地升座午门,接受凯旋将军所献日本俘虏六十一人,“付所司正法”,砍下来的头颅传送天下,并颁《平倭诏》诏告天下。 意思是说,日本的小丑平秀吉,出身下贱,窃据高位,遂得意忘形,居然攻打我天朝属国朝鲜。我小小地派出一支偏师,轻轻地打击他一下……于是他就全军覆没了,舰队被烧得非常悲惨,海水都沸腾了。于是箕子所遗的朝鲜安好如故,我们的熊罴之师胜利归来,天朝的威德传播寰宇。
四
读到这儿,很多读者头脑中可能会浮现一个问题:为什么明军在与倭寇的战争中战绩不佳,在与侵朝日军的战争中却能占上风呢?
在前面关于倭寇的章节中我已经部分回答了这个问题。一个原因是,与倭寇作战的多是明朝的南方地方部队,而入朝的是以北方为主的精兵。另一个原因是,倭寇始终以小部队的方式对中国沿海进行滋扰,以偷袭和游击为主,从来没有以大部队的方式与明军正面对抗。而在侵朝战争中,双方进行的是大规模阵地战,在这种情况下明军的火器优势就凸显出来了。与此同时,中国毕竟体量庞大,与朝鲜陆路相连,后勤保障占优,日本当时还缺乏向大陆扩张的深厚战争潜力,通过跨海进行补给存在困难,因此注定在与大陆型国家的长期对抗中很难取胜。
壬辰战争对当时的亚洲局势造成了深远影响。
首先,它给朝鲜带来了巨大破坏。这场战争是朝鲜历史上经历过的最大灾难之一,给朝鲜造成的人口损失可能高达两百万,大约占全国总人口的20%。特别是日本人在第二次入侵时推行的焦土政策,导致朝鲜经济彻底残破,战争结束百年之后,朝鲜的耕地数量仍然没有恢复到战前水平。战争结束两百五十年后,曾经的王宫景福宫仍然是断壁残垣。
战争也加速了明朝的衰落,并为明朝被推翻埋下了伏笔。为了支持战争,明朝共耗费了两千六百万两白银,使国库一贫如洗。正如《明史》所云:“朝鲜用兵,百万之积俱空。”特别是作为明军主力之一的辽东军损失很大,直接导致无力压制后金的崛起,努尔哈赤乘机壮大,最终导致明朝灭亡。
德川家康则成了朝鲜战争的唯一受益者。战争结束后,他取代丰臣家成了日本最有权势的大名,并在不久后开创了江户时代。吸取丰臣的沉痛教训,江户时代二百余年闭关锁国,不敢再进行征服世界的尝试了。从东亚史全局来看,万历朝鲜之役的结果是重新平衡了东亚各国政治军事力量,奠定了东亚此后近三百年的和平。
(选自张宏杰《简读日本史》)
作者:张宏杰
编辑:任思蕴
责任编辑:任思蕴
来源:《简读日本史》
投稿邮箱:wenhuixueren@139.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