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者,治之端也。十一届市委十一次全会明确提出全面提升城市软实力的总体要求,“让法治名片更加闪亮”赫然在目。
就在全会闭幕后的第二天上午,市人大常委会会议通过了《上海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浦东新区高水平改革开放法治保障制定浦东新区法规的决定》 《上海市人民建议征集若干规定》 《上海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进一步促进和保障“一网通办”改革的决定》等。
仰望申城的法治天空,星汉灿烂。为上海更好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城市文明水平和城市软实力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法治发挥着“最根本治理方式”的作用,正成为上海城市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城市治理的闪亮名片。
讲规则讲秩序,人人都是法治精神代言人
人是城市精神的个体表达,自带“精神流量”的一个个市民,塑造着城市的精神之美。对于上海市民来说,对法律的信仰、对规则的崇尚,早已融入他们的血液,内化为日常生活中的一言一行,“人人都是软实力”“人人展示软实力”,人人都是上海法治精神最好的代言人。
去年2月新冠疫情最严峻时,上海某小区“北欧式排队”预约登记买口罩的画面上了热搜,引发全网点赞;而后的复工复产复市,“一米线”遍布沪上的餐厅、商场、社区服务中心等各个角落,成为城市疫情防控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对此,网友们纷纷赞叹“这很上海”——作为形容词的“上海”,俨然成为“讲规则、讲秩序”的代名词。
两年前,《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施行,居民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远超预期,上海话“拎得清”一度成为网络流行语。被称为“史上最严垃圾分类”在上海却发展成为一种“新时尚”。如今,垃圾分类已成为上海市民日常生活习惯。
人与人美美与共,人与城相互成就。市民法治素养长一分,城市法治名片闪亮十分。在全社会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涵养下,上海“法治之花”枝繁叶茂,市民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秩序,已经成为法治上海的鲜明标识,成为人民城市软实力的最重要组成部分。
聚民意暖民心,法治的温度守护着这座人民城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法律并不是冷冰冰的条文,背后有情有义。”法治的“有情有义”,体现在对民众关切的积极回应。聚民意、暖民心,以人为本的法治温度,在上海这座人民城市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呈现——
上海出台的全国首个省级人大疫情防控立法,从起草到表决通过,仅用10天。几个月后,佩戴口罩、注意个人卫生、保持社交距离——防疫“三件套”被正式写入上海的地方性法规,上海也是全国乃至全世界第一个将公民佩戴口罩写进地方立法的城市。这样的“上海速度”,为提升城市安全筑起一道道无形的屏障。
上海推出全国首份多领域轻微违法免罚清单,以执法的审慎包容,着力优化上海的营商环境。特别是大量的中小企业,初次违法,很多是无心之失,免罚清单最大限度向市场释放温情与善意。
法安天下、德润人心。从《上海市养老服务条例》为“大城养老”之路提供全方位的法律保障,到《上海市非机动车安全管理条例》为电动车管理加上“安全锁”;从加装电梯新规,到旧区改造新方案;从食品安全,到疫苗管理……回应居民的关切,“以最敏感的触手化解群众最直接的难”,用法治建设提升群众安全感,一张“人民城市,法治守护”的网络正在编织得越来越精细。
促改革促发展,法治造就“更好的上海”
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到哪里,立法就跟进到哪里。法治,不仅仅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上海取得辉煌成就的发展密码,也是面向未来,造就“更好的上海”的硬核力量。聚焦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坚持法治先行,加强制度供给,根据改革需要精准配置立法资源,既汲取传统精华又借鉴国内外有益经验,既与时俱进体现时代需要又蕴含城市精神符合上海实际,用软实力助力增强硬实力,上海始终在路上——
围绕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制定《知识产权保护条例》;围绕强化全球资源配置功能,通过全国首部地方《会展业条例》,设立“进博会服务保障”专章,保障进博会“越办越好”;就推进长三角一体化,会同苏浙皖深化长三角协同立法,共同制定生态环境共保联治、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等相关条例;紧锣密鼓推进数据立法,力争代表国家提出更多“上海方案”,抓住软实力要素重构所带来的“换道超车”绝佳机遇,占领软实力新赛道的制高点。
蓝图已徐徐展开——坚持把法治作为最根本的治理方式,以法治提升城市竞争力、吸引力、影响力,展现城市软实力的善治效能,全力打造善治城市典范,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变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伟大实践,决定了法治上海的壮阔前景。
作者:陈瑜
编辑:施薇
图片:视觉中国
来源:文汇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