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模范是民族的精英、人民的楷模、共和国的功臣,劳动者最美丽,劳模精神永不过时。11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强调,光荣属于劳动者,幸福属于劳动者。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迈入新阶段、开启新征程、奋进新时代,弘扬劳模精神迫在眉睫,为社会输送大量技术型技能型人才的高校更是责无旁贷。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高校要扎实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切实培育劳模精神,大力弘扬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让劳模精神在学生的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关键在养成和深耕。
崇尚劳动、尊重劳动价值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价值观。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新时代劳模精神具有丰富的时代特征,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敢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是其应有的内涵。高校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应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更多地将注意力集中在养成上,在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中融入劳模精神,弘扬和传承劳模精神,为每个学生的发展注入鲜明的奋斗底色。要把劳模精神的育人工作融入“三个课堂”,具体而言:要拓展第一课堂,将劳模精神融入思政课和专业课;丰富第二课堂,使劳模精神从具象化体验转化为行动力量;创新第三课堂,将劳模精神融入网络文化空间。要通过加强劳动教育,强化实践体验,让学生亲历劳动过程,走进生活的课堂,走进劳动的现场,增强对劳动人民的感情,体悟“人世间的美好梦想,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实现”,从而在以后的工作中涵养报效国家、奉献社会的情怀。
劳动是创造财富的源泉,劳模精神是开创美好生活的精神引领。让劳模精神绽放璀璨之光,高校要在深耕的同时逐渐形成具有特色的劳模育人氛围。比如,学校可充分利用原有的劳模资源,通过成立劳模专家工作室,与学校的骨干教师共同开展学术研究,致力于对劳模精神的时代内涵进行理论阐释与价值凝练。要积极创新劳模育人形式,可通过邀请劳模进校园、进班级、进课堂等,让劳模主动走到学生身边,对学生进行“人生导航”。在创造物理形态的设施场所方面,高校要不断深耕劳模育人的土壤,彰显榜样的力量,让学生在无形中感知劳模的正能量,激励其不断成长成才。让学生将劳模精神承载的价值内化为思想价值观,外化为行动力量。
劳动是一切幸福的源泉,全社会要崇尚劳动、见贤思齐。显然,精神的传承与坚守,不是一朝一夕的,而是需要持之以恒,久久为功。高校尤其是应用型高校,在培养学生过程中要更加突出培育求真务实、实践创新、精益求精的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培养学生踏实严谨、耐心专注、吃苦耐劳、追求卓越等优秀品质。劳模精神的培育和传承不仅要发挥思政课主课堂、主阵地的作用,也需要汇聚专业课程的力量,在专业课程内容中寻找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等相关元素,通过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将劳模精神蕴含的正确价值追求、理想信念和家国情怀有效地传递给学生。从思政课到专业课全覆盖,在不断浓厚的劳模文化氛围和充实的劳模育人资源基础上进一步构建“课程大思政”格局,将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传承进行到底。
作者:吴松(作者为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党委书记、教授)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编辑:范家乐
组稿编辑:樊丽萍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