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解读中国实践、构建中国理论上,我们应该最有发言权。”在哲学社会科学大发展的今天,中国青年学人在思考什么?他们对国家发展有着怎样的关切?昨天,由国家社科基金、上海市委宣传部与上海市新闻出版局资助的《探索与争鸣》第三届全国青年理论创新征文颁奖大会暨“中国知识体系构建与青年使命”青年论坛在沪举行,从中我们或许可以找到答案。
以小见大,解答新时代的新问题
问题是创新的起点,也是创新的动力源。本次征文活动面向全国40岁以下的青年学者,一共收到900多篇来稿,最终选出26篇获奖论文。从来稿的主题来看,当代青年学人密切关注“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其中,“改革”出现135次,“治理”出现72次,“文化”出现71次,“法治”出现25次,“城市”出现19次。青年学人尝试从不同研究视角和学术范式来解答新时代的新问题,致力中国学术话语体系创新。
尽管置身宏大的历史背景之下,但青年学人们都选择了较小的切入点,如二等奖论文《岭上诸神——一座南方文庙的改革开放史》,三等奖论文《权威代植与传统撕裂:乡村教育政策场域中的结构困境》等,兼具学理性和历史使命感。此外,青年学人们也非常关注当下社会中的一些新现象——网络文化、人工智能、游戏等话题,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如《文化消费视野下的“网络神曲”研究——兼论网络时代的社会变迁》《人工智能刑事风险的样态评价与归责理念》等。
田野调查,把学问写进群众的心坎里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多到实地调查研究,了解百姓生活状况、把握群众思想脉搏,着眼群众需要解疑释惑、阐明道理,把学问写进群众心坎里。此次征文反映出当代青年学人们不只是在书斋中做学问,而是深入基层,在大量的田野调查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一等奖论文《流动社会中的“过渡日常”——京郊代耕菜农的日常叙事》就是例证。作者深入北京郊区代耕菜农的日常生产与生活,发现并研究这个处在现代流动社会中的群体,用“过渡日常”概念来体现那种特殊的生产与生活状态。正如颁奖词所言,作者不仅熟悉田野调查规范和相关理论文献,而且尝试通过本土经验研究推进相关理论创新。“作为青年一代的我们,更应该深入社会现实中进行调查,从学理上探讨中国现在的社会现象、社会转型。”该文作者李旭东说。
近年来,在上海市委宣传部和市社联的指导下,《探索与争鸣》已经成功举办了三届全国青年论文创新征文活动。正如李友梅教授所言:“在这些论文的书写当中,我们感受到中国青年后学用学术话语讲述中国故事时表现出来的创新精神和蓬勃的热情。”
服务全国,为青年学人创造平台
在颁奖仪式上,一个有趣的话题引发热议:连续两届全国青年理论创新征文的一等奖、二等奖获奖名单中,上海学者不见踪影。这说明征文活动并非“独唱”,而是“合唱”,得到了全国范围内青年学人的积极响应,让一大批优秀的青年学者聚拢到一起。有专家进一步指出,一个城市要发展文化、吸引人才,必须要有一批包括出版社、期刊、报纸在内的强大的文化机构。当年,茅盾先生就是因为商务印书馆而来到上海。
近年来,上海学术期刊在全国的传播力和影响力与日俱增。3月26日,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公布2018年度复印报刊资料转载指数排名,上海社联主管主办的 《学术月刊》和《探索与争鸣》两本期刊分获全国社科院、社科联主办的综合性期刊排名第一和第三。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可喜的是,一些昔日的获奖者已经成长为学界的中坚力量,有的入选了国家“万人计划”。
展望未来,专家们一致认为,要进一步强化文化机构服务人才的功能,为更多有理想、有抱负的青年学人创造平台、搭建桥梁,让上海成为人才集聚地,不负这个伟大时代。
作者:本报首席记者 杨逸淇 见习记者 陈瑜
编辑:施薇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