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制造业许多主机的关键零部件还是依赖进口,有的工厂做了几十年的产品还用着国外的轴承。”今年全国“两会”,全国人大代表,上海电气液压气动有限公司液压泵厂总工艺师、数控工段工段长李斌,就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关键基础材料、先进基础工艺和产业技术基础等工业“四基”领域的“卡脖子”短板问题提交一份书面建议。李斌建议,从制造业专业人才培养、培训入手,打造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产业工人队伍,并加快“四基”领域研究用于实践,为“中国制造2025”储备力量和资源。
38年前,李斌进厂做了工人,从初级工“磨炼”成高级工程师、高级技师,在生产一线见证了我国制造业从最初手摇脚踩式的“土机器”到现代化数控设备的蜕变,并用双手摸索、革新技艺。
“我曾到欧洲一家制造企业工作过两年半,很受冲击。我们和世界先进制造业还有不小的差距,主要体现在工业基础技术研发、实践上。”他举例,现在,我国制造业许多领域主机上的关键零部件还依赖进口,一旦对方供不上货,整个系统就得“趴窝”;在材料热处理等关键基础领域的技术也不够稳定,相关产品需要外购,或与国外技术提供方签订支持协议,很是被动;进口技术和零部件决定了国内企业产品的寿命和可靠性……“这些并非个例。”李斌说,“我不反对进口,但是我们首先要具备这些技术,再权衡各种因素之下自主选择进口,而不是被动的。”
全面推进工业强基,李斌认为人才培养是关键突破口。“人才是第一资源。然而,现在的制造业人才却青黄不接。”不久前,他到热处理和铸造相关企业调研时发现,那里缺乏企业发展所需的最核心资源——热处理和铸造新技术、新工艺方面的研发人员,厂里技术人员队伍年纪偏大,与此同时,也很难招到新鲜血液,愿意从事技术技艺研发的年轻人太少。
“破解这一难题需要社会各界拧成一股绳一起发力。”李斌建议,技术研发机构、高校、企业协作,共同推进产学研有效衔接;前端科研力量提升研发能力,特别增强工业基础领域的研究;高校开设工业相关专业,培养人才;企业创造更有利于产业工人发展的氛围,三者沟通,使技术工人快速将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等科研成果应用于生产实践,尽快形成现实生产力。
李斌还建议,新时代,企业应进一步完善产业工人培养、成长的职业体系,让工人看到长期发展路径,激励他们在岗位实现自身价值和社会价值。“在制造业,技术成果和技能提升大体上与时间成正比,不积累个三四年,很难出成绩。工人要沉得下来,守得下去,实践并弘扬创新精神、工匠精神,成为职业化产业工人。”
文:李静
编辑:孔韬
责任编辑:钮怿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