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席强
“民族乐器承载着优秀传统文化,民族音乐串起中华文化凝聚力,在文化走出去的过程中提供深层次的沟通和交流。”在全国政协文艺界小组讨论会后,全国政协委员、中央民族乐团团长席强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揭示了中央民族乐团出品“国乐三部曲”在海内外叫好又叫座的关键。
连任三届全国政协委员,十余年来,席强始终密切关注民族音乐方方面面的创新发展。他“掌舵”的中央民族乐团,也以 《印象国乐》 《又见国乐》 和 《玄奘西行》 三部民族音乐创新之作,为坚定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提供了生动的注解。
春节前夕,中央民族乐团近百位艺术家携民族管弦乐音乐会 《丝绸之路》 登陆欧洲四国,作为“中国春节民族音乐会”的重要演出。这台融合“国乐三部曲”经典片段的音乐会在当地连演七场,吸引了近万名各国观众前来观看。“可谓刮起一股‘最炫民族风’。”忆起当时的场景,席强不无感慨地说道。
火爆的场面并不出乎席强意料,“国乐三部曲”的每一部都通过了口碑和市场的双重考验,更记录了民族管弦乐在当代艺术舞台上的创新步伐。席强回忆,2015年12月,当《又见国乐》 在美国华盛顿肯尼迪艺术中心歌剧院公演结束后,艺术中心负责人专程来到后台询问能否将演出海报留在肯尼迪艺术中心的展览墙上,“我想,正是坚守了民族艺术的文化自信,发扬了民族器乐的优秀传统,使得民族音乐理直气壮地站在了世界艺术殿堂上。”他说道。去年7月,中央民族乐团原创的世界首部民族器乐剧《玄奘西行》首演,相比一票难求更令席强感到欣慰的,是台下的观众中多了许多“90后”“95后”。
台上,胡琴、琵琶、冬不拉、萨塔尔等百余种民族乐器和鸣,民乐艺术家一改以往正襟危坐“吹拉弹”的传统演奏形式,以故事化的手法和戏剧化的表演生动讲述了玄奘不畏艰险的求索之路;台下,是近三年来民乐艺术家们为求取这部“真经”所付出的不懈努力。担任 《玄奘西行》 总导演的“80后”驻团作曲家姜莹曾多次赴实地体验丝路生活,为还原西行的艰难历程收集灵感和素材。
“中国民族音乐历史悠久,在唐代就是诗、乐、舞合一,要传承发展传统的音乐形式,不仅要有人格化的器乐演奏,还要有表演叙事和现代舞台设计。”席强认为,以 《玄奘西行》为开端,戏剧文化和民族器乐的融合将是未来中央民族乐团努力的方向。
在他眼中,民族音乐的每一种乐器、每一个音符都是至宝,值得细心呵护。今年全国“两会”上,席强带来的提案聚焦加强全国民间乐种管理和转变文化管理职能。在长期的调研中,他发现社会民间乐种大多在体制管理外,散落各地的民间乐种、表演艺术家缺乏组织管理和政府扶持保障,他建议加强对这些“无人问津”的文化艺术的政策支持,推动有效管理,让传统文化艺术在新时代焕发光彩。
此外,席强还从中央民族乐团海内外演出的实际经验出发,为民族音乐“出海”建言献策。他建议设立国家级文化展示平台,整合民族音乐资源优势,以展演周、艺术季等多种形式,全面集中地展示和推广民族音乐。
文:本报驻京记者 周渊
摄:本报特派记者 赵立荣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