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科技部将在2023浦江创新论坛的绿色低碳创新论坛上正式发布《国家绿色低碳先进技术成果目录》(以下简称《目录》)。9月9日上午,科技部社会发展科技司司长祝学华在2023浦江创新论坛成果发布会上对该《目录》进行了解读。
祝学华介绍,发布《目录》旨在更好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应用,落实《关于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的指导意见》,加速绿色低碳技术升级。
据悉,《目录》共收录了六个领域85项技术,其中水污染治理领域18项,大气污染治理领域15项,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及资源化利用领域23项,土壤及生态修复领域10项,环境监测监控领域6项,节能减排与低碳领域13项。
祝学华表示,《目录》中的技术成果符合国家相关的产业政策和标准,具有减污降碳效果明显、技术知识产权明晰、技术风险可控和创新性突出的特点;体现了绿色低碳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同时,这些技术的研发成果也呈现出新技术、新装备、新材料、新药剂等多样化的特点,可为当前和未来的生态环境治理和碳减排提供新的解决方案。
《目录》的发布将为推动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低碳转型提供重要支持,并将进一步激励科技创新,加速技术成果的转化和应用,促进环境保护产业的发展,推动可持续发展和碳减排目标的实现。
以“聚焦绿色转型,共享低碳未来”为主题的2023绿色低碳创新论坛将于9月11日在上海外滩W酒店举行。届时将由科技部正式发布《国家绿色低碳先进技术成果目录》,并就其中的部分技术成果举行路演。祝学华表示,希望通过各方的共同努力,推动绿色低碳技术的创新与应用,为构建美丽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四问《目录》
一、发布《目录》的背景是什么?
“ 十三五”期间,依托国家重大专项、重点研发计划等国家主体科技计划,以及产学研融合、企业自主研发等方式,研发了一批减污降碳效果显著、创新性强的先进技术成果。“十四五”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为更好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应用,助力行业绿色低碳转型和高质量发展,科技部通过公开征集、分组评审、总体审议、公示等程序,发布了《目录》。
二、《目录》中技术的定位是什么?
《目录》收录的技术成果一是要符合国家相关的产业政策、标准,减污降碳效果明显;二是技术知识产权明晰,技术风险可控,创新性突出;三是已少量示范工程,尚未大范围推广,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三、《目录》的技术有哪些特点?
入选《目录》的技术均为自主知识产权研发成果,且大多已实现工程应用,技术总体呈以下特点:
一是体现了绿色低碳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水污染治理以生活污水深度处理为主,大气污染治理聚焦非电行业烟气超低排放和多污染物协同治理,固废资源化以大宗工业固废资源化利用、危险废物安全处置和资源化利用为主,环境监测技术设备呈立体化、小型化、智慧化发展趋势。
二是减污降碳协同特点显著。低能耗、资源化、协同化污染治理技术成为主流,如废水新型高效低碳脱氮技术、工业尾气净化及资源化技术、废铅酸蓄电池高效资源回收利用技术、水泥窑协同处置多源废弃物技术与装备等均体现出污染物低能耗协同减排和资源化利用的特点。
三是新技术新产品愈发多样。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的新技术、新装备、新材料、新药剂愈发多样,如满足国Ⅵ标准的催化剂制备技术、电加热式固体蓄热设备等,将为当前和今后生态环境治理和碳减排面临的痛点难点问题提供新的解决方案。
四、科技部后续将如何推动绿色低碳技术研发应用?
一是加快营造良好科技创新氛围。会同有关部门扎实推动《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2022—2030年)》《“十四五”生态环境领域科技创新专项规划》《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科技创新实施方案》《关于进一步完善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实施方案(2023—2025年)》等落实落地。
二是全面推进绿色低碳领域相关技术研发应用。深入推进“大气与土壤、地下水污染综合治理”“长江黄河等重点流域水资源与水环境综合治理”“典型脆弱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循环经济关键技术与装备”等重点专项组织实施,加强对生态环境保护相关科研项目实施情况的督促检查和科研成果的评估问效,推动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启动实施,为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实现提供科技支撑。
三是推动绿色低碳技术转移转化。积极建设绿色技术转移机构,对接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为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金融+人才”的综合性服务,按照专业化、市场化、国际化的原则,加速先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作者:许琦敏
摄影:王竟成
责任编辑:任荃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