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上海市科技创业中心主办的“惠企助企服务系列活动钦州路100号专场”,昨天在钦州路100号的上海市科技创业中心举行。不管你是处于哪个阶段的科技企业,不管你要咨询金融、政策还是人才问题,不管你想要对接资金还是市场……在这里一个展位都可搞定。
这已是“惠企助企服务系列活动”的第三场。该系列活动自上周四启动后,便频繁在全市各区展开。惠企助企服务行动内涵丰富,包含高质量孵化器“领航”、科技金融“助燃”、政策活水“滴灌”、双创活动“链接”、数字平台“赋能”以及人才队伍“锻造”等六项行动。为加强市区联动,不久前,市科技创业中心还与漕河泾开发区联合开展了“惠企助企服务系列活动漕河泾开发区专场”活动。
“希望通过这种‘高频快闪”模式,将各类科技政策和科创服务信息‘快直达’配送给企业。根据企业的不同生命周期,匹配链接企业的不同需求,让企业对于未来发展有更多的信心,使上海的科创环境更具活力,对科技人才更有吸引力。”上海市科技创业中心主任、党委副书记黄丽宏说。
跨越14公里来咨询如何成为“小巨人”
铣立(上海)切削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高品质超高精密金属切削刀具钻头、铣刀、铰刀等超硬数控刀具产品的设计、研发与制造的企业,经过四年发展,公司于去年成为“高新技术企业”,下一步他们将目光瞄准了“小巨人”企业。
“到了这个阶段,企业不再是只要指数达标就能再进一步,而是要优中选优,只有最有潜力,发展前景最好的企业才能获得‘小巨人’称号。”铣立技术总监李宝义说。
如何从高新技术企业跨越到“小巨人”?作为一家先进制造企业,铣立面临的“痛点”在于市场。“希望市创业中心能够帮助我们这样的企业对接到更多客户,让更多人知道我们的技术。”李宝义说。
事实上,铣立能够在市场上站稳脚跟,与他们四次参加“创·在上海”创新创业大赛,三次拿奖的这段经历分不开,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企业的资金问题。所以,只要是市创业中心有活动,公司落户松江G60科创走廊的李宝义,都会背上背包,跨越14公里的距离,到钦州路100号参加活动。
除了咨询有无新的政策,他还有一点“小私心”,希望能在现场结识更多企业,说不定其中就有他们的下一位用户。
下楼就能聆听最全面的科技政策解答
比起李宝义的“跨区奔赴”,四亭八当(上海)网络技术有限公司CEO姜艺华想要咨询则方便得多,作为市科技创业中心的孵化企业,他们与这场“惠企助企服务活动”的距离只有几步台阶——只要下个楼,就能详细咨询关于企业的任何问题。
四亭八当是一家专注赋能康养服务企业的教育科技公司,成立至今仅有一年半。创始人姜艺华自称是创业“小白”,在孵化器中真正体验到了有“保姆”的感觉。四亭八当的“科小”申报,就是在一位孵化器人的“提醒”下完成的。
“科小”是国家对于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认定,一般是科技创业公司的起点,有了“科小”的头衔,可以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申报创新资金、申请科创助力贷、额外享受高转项目财政资金以及申请科技创新券等政策,对中小型科技企业是非常划算的。听到这一信息后,姜艺华立马督促企业行政申报“科小”,一个月内就完成了审定认证。
尝过“甜头”,看到办公楼下就有惠企助企活动,姜艺华忙不迭地前来咨询。“这次来主要是想问问老师,像我们这样的初创企业发展要注意哪些问题,有哪些资源可以借力。”她说。
和姜艺华一样,数双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印刚也属于只要下楼就能获得咨询的企业。他是由一名独立软件开发师转型成为科技创业者,于2021年3月进入孵化基地成立公司,专注于三维可视化建模产品的开发,经过一年的发展,数双科技的产品已经覆盖于智慧园区、智能制造等各项数字孪生的场景,服务客户已覆盖大型国企、跨国企业等。
在他看来,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上海市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上海市科技小巨人企业……上海已经为掌握核心技术的硬科技企业搭建了一架发展壮大的“天梯”,顺梯而上,按照这些政策服务的目标来定制企业发展规划,就是一本绝佳的科技企业发展指南。
作者:沈湫莎
摄影:沈湫莎
责任编辑:任荃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