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底,位于海南陵水县的上海市农科院南繁科研育种基地里,绿油油的稻浪迎着春风摇曳,散发阵阵清香,186个来自全国各地的节水抗旱稻新品种在这里比拼“体力”“耐力”和抗病能力等特性,经过南繁基地的育制,它们中的佼佼者将推广到全国试种。
4月25日举行的“全国节水抗旱稻直播旱管绿色栽培技术现场培训会暨新品种(系)展示会”上,“节水抗旱稻之父”、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首席科学家罗利军透露了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在我国,节水抗旱稻目前已在除台湾以外的各省遍地开花。他还公布了节水抗旱稻发展的远景目标“1522计划”,即新增水稻种植面积1亿亩、增产稻谷500亿公斤、减少200亿吨水稻生产用水、减少200亿公斤碳排放。
2004年,世界首例杂交旱稻组合在上海诞生。2016年,农业农村部颁布《节水抗旱稻术语》行业标准,节水抗旱稻从此成为一种新类型的栽培稻。罗利军表示,节水抗旱稻与传统水稻是两个不同进化方向的稻种,拥有避旱性(吸水保水能力)、抗旱性(耐受和清除伤害的能力)和复原抗旱性(干旱后恢复生长的能力)这三种能力的,即为节水抗旱稻。事实上,在水稻的进化过程中,野生稻首先进化为旱稻,后在人们以产量为导向的干预下,逐渐进化为水稻。旱稻的根系一般能扎到40厘米以下的土层中,而水稻的根系为了吸收更多养分,逐渐往周边生长,一般长度为15-20厘米,因此丧失了避旱性。
节水抗旱稻是出了名的“不挑地”。即使在缺雨少水的旱地采取直播旱管的耕作方式,平均亩产也有500-600公斤。据介绍,本次活动田间展示的地块是新开垦的坡地,本身保水性较差。今年1月,上海市农科院工作人员将这块地开垦出来后,就种上了各个品种的节水抗旱稻。如今,1月种下的旱优73已到了灌浆阶段,长势良好。
2018年,经国家品种审定委员会批准,将节水抗旱稻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水稻品种,启动国家区域试验。由于它不挑地、不靠天、好种植等特点,深受各地农民喜爱,如今,这一世界首创的上海稻种已遍布全国大江南北及部分“一带一路”国家。据介绍,目前,长江中下游及淮河流域的旱优73、沪优2号、沪旱1516等品种,年推广面积超250万亩,预计2025年年推广面积将超1200万亩;沪旱106、沪旱6220在东北、新疆及黄淮海地区试种示范成功,2030年预计新增种植面积将超1000万亩;适合种植在华南及云贵川地区的旱优73、旱优113、旱优78等相继通过审定,2030年预计种植面积将超1000万亩。
对于育种人来说,最大的成就感莫过于自己培育的农作物新品种能够在各地推广。在节水抗旱稻从上海走向全国之际,罗利军又在思考一个新的问题——创建一套与节水抗旱稻相匹配的农田建设规范,其中可挖掘的潜力对上海这样的大都市来说相当可观。
水稻是“喝水”大户,种植水稻的地方就要挖水沟和排灌管道。据罗利军调研,一块稻田面积的7.5%-20%都是灌溉设施,改种节水抗旱稻就能少建或不建水沟。在上海金山区廊下镇的万亩粮田里,罗利军正在试验他的想法:通过填平大水沟,100亩地可“挤”出4亩耕地,大大降低了田坎系数。另一方面,由于节水抗旱稻的根系入土更深,可以利用这一特性增加耕作层深度。“将犁底层放到40厘米以下,一次降水即可给稻田增加20-30厘米高的田间持水量,相当于为每亩稻田蓄水200吨左右。”罗利军说,旱地有了储水,旱稻也会长得更好,亩产有望更高。
作者:沈湫莎
图片:沈湫莎
责任编辑:任荃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