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建设全球科创中心、孕育城市创新“核爆点”,上海必须坚持服务赋能,聚焦初创企业所需,让更多创新能力强、成长空间大的企业脱颖而出、发展壮大。
张江高新区作为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的主战场,自2021年起着力实施“张江之星”企业培育,聚焦上海三大核心产业领域和特色产业领域,着力强化企业赋能,不断提升服务能级,优化打造创新生态和产业生态。
“聚是燎原火,散是满天星。”两年来,领军型、成长型、潜力型企业三重“星光梯队”初具规模,在“把基础研究和应用开发结合起来、把底层技术和市场前景结合起来”的道路上积极探索、创新突破。
“‘张江之星’闪耀时”栏目将在张江高新区的科创“星图”上,近距离探访一颗颗正蓄力迸发耀眼创新光芒的企业之星。
动动手指,不用多久就能送货到家。这种让很多国外城市自叹不如的便利生活方式,起始于一家沪生沪长的创业企业“饿了么”。
接订单、取货、送货,通过这桩看似“纯体力活”的生意,在上海这个现代化大都市的丰富应用场景牵引下,“饿了么”将其发展成了科技型平台经济的创新典范。
多年来,“饿了么”一直将总部设在张江高新区普陀园,没有想过离开。“饿了么”上海总部事务总经理周星录说,因为园区懂得如何“哺育”“饿了么”这样的创新企业,“比资金支持更重要的,是他们善于给企业‘出题’,让企业在为社会‘解难题’的同时,实现创新发展、肩负起社会责任”。
3亿用户300万骑手
从上海高校“奔跑”向全国
2008年,一名上海交通大学的研究生,因为晚上肚子饿了叫不到外卖,于是就与几名同学一起,开始了外卖电商的创业尝试。2009年,“饿了么”正式上线,成为国内最早的外卖服务平台。
融入阿里巴巴后,“饿了么”作为外卖行业的探路者走向全国,成为生活服务数字化升级的排头兵,而上海也成为饿了么首座单日交易破亿元的城市。搭乘数字经济的快车,现在“饿了么”的外卖业务已遍及全国各大城市,拥有3亿注册用户、300万骑手。
如今,对于现代都市人来说,每当想吃点什么,第一个念头不是去菜场厨房,而是点开外卖软件;每天在大街小巷、商场小区,外卖骑手也总是随处可见的最奔忙的身影。
起步于上海的中国外卖行业,如今已跃居世界领先。从一家“搬运美味”的外卖平台起步,“饿了么”已成长为“送万物”的本地即时电商引领者。
“‘饿了么’诞生于上海并非偶然。上海拥有‘领中国开放风气之先’的基因。”周星录认为,站在数字经济的时代前沿,上海这个现代化大都市,就像是一台面向未来的商业时光机,帮助“饿了么”不断拓展服务边界,无论是“万物到家”还是“服务到家”,不断萌芽出新的本地生活服务需求,输送给“饿了么”许多创新机会。
20亿美元提升算力
“各方满意”背后全是创新
2022年初,“饿了么”在全国首次提出,要在上海投资20亿美元,打造“本地即时电商超算平台”。
这个平台具备机器智能与人工有机交互的核心能力,通过“商流超算”和“物流超算”两大系统,通过不断迭代升级,能够结合智能化预计算和人工灵活判断输入,从而提升业务决策及运营效率和效果。
“简而言之,就是要让下单的用户、接单的商家,还有送货的骑手,都能用起来更舒服。”周星录坦言,要做到这种“舒服”,离不开强大算力的支撑。
其实,伴随外卖行业一路走来,“饿了么”不断将高科技融入创新中,很多个“第一次”都伴随着科技创新能级的提升——2018年,与星巴克联手率先于上海门店推出“专星送”服务,为此研发了物联网设备和系统,推出全程实时温度监测服务。这是即时配送场景下的首次尝试,如今已成为“饿了么”高品质冷链配送服务的标配。
2021年,运用AI产品“饿小味”,与上海餐饮品牌共同尝试研发新菜。依托相关时令数智分析工具、算法模型分析能力,挖掘新品机会、预估市场表现、辅助产品定价,已为数十个品牌成功打造新品,并提供新品研发全链条服务。
2022年,在上海首次研发出新版“智能头盔”。为了提高日常工作的安全和高效程度,它已成为外卖骑手的必备装备。戴上头盔,单击可导航、双击可接听或拨打电话;如果头盔落地,头盔会发出语音提示,询问是否需要拨打120,如一分钟无应答,头盔将自动向后台呼救。该头盔不仅亮相2022年世界互联网大会,还助力“饿了么”入选新黄河2022年度中国互联网十大影响力企业榜单,并斩获年度智慧应用奖。
“商家接单后,菜需要一个个炒出来,而面送到消费者手中,多等十分钟会坨。如何精准匹配‘到家’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可以说迭代优化永无止境。”周星录表示,针对目前极端天气事件频发等状况,“饿了么”还将通过基础技术的提升,更好实现对消费者的履约能力。
最佳创新“哺育”
园区牵线导入“特需”场景
创新需求无处不在,缺乏的是发现的眼睛。“饿了么”又是如何在纷繁的外卖“奔跑”中持续发现有价值的创新场景?这不得不提到张江高新区普陀园这根“纽带”。
数字化是智能化的底座,周星录说,园区将来自社区、各政府部门的治理需求,输送到企业,成为“饿了么”一次又一次的创新契机。
“老年人也有很多外卖需求,能让‘饿了么’变得更方便他们使用吗?”早在2020年,普陀园找到“饿了么”,希望企业可以通过技术创新,帮助更多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
于是,“饿了么”成立专项工作组进行无障碍优化,无障碍模式从2020年起至今已迭代16个版本,并已获得14项专利。2021年6月,新《专利法》生效当日,“饿了么”就递交了全国首件专利免费开放许可申请,向全社会开放全部无障碍、适老化技术专利,帮助弱势群体共享数字经济的便利。
2022年“大上海保卫战”期间,带着“帮助解决独居老人、行动不便者、急慢性病患、孕产妇等特殊人群的肉菜、奶粉、急用药等物资的配送需求”,普陀区政府和张江高新区普陀园再次找到“饿了么”。在多方共同努力下,“饿了么”仅用两天时间就上线了“应急特需”服务,在4-5月间累计提供4000万人次基本生活物资配送,接听“应急特需”电话并提供紧急配送服务7万余人次,需求解决率近100%。
在周星录看来,对于高科技创新企业的发展和扶持,给予基于社会需求的创新机会、帮助寻找到新的应用场景,是一种更高级的“哺育”形式。
“在企业开拓蓝海、填补空白的过程中,在创新链上‘缺啥补啥’,也让‘饿了么’受益匪浅。”她提到,在智能头盔的开发中,有骑手提出头盔面罩容易磨损、冬天容易起雾,相关政府部门就帮忙对接新材料研发企业,解决了这一问题。
作者:许琦敏
图片:受访者提供
责任编辑:任荃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