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底,高新技术企业达600家以上,估值亿元以上企业70家以上;至2025年,“大零号湾”基本建成,高新技术企业达1000家以上,区域产值规模达千亿元级;至2035年,形成万亿市值的高技术企业集群,全面建成创新能力突出、科技力量雄厚、原创成果丰富、成功践行新发展理念的科技创新策源高地。这是今天(2月27日)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发布的《推进“大零号湾”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区建设方案》(以下简称《建设方案》)提出的三个阶段性目标。
在作为“创新源头”的研究型高校周边建设科技创新创业集聚区,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放眼全球,有斯坦福之于硅谷,麻省理工学院之于波士顿128公路等成功案例。《建设方案》的发布,意味着一张世界级“科创湾区”的“施工图”由此展开。
2015年“零号湾”在紧邻上海交通大学的西北角启动建设,经过不断发展,最初的“零号湾”实现“从0到1”的跨越,连同闵行区“环上海交大、华东师大”核心区域约17平方公里拓展为“大零号湾”。目前,“大零号湾”已建成投用高能级科创载体18个,入驻硬科技企业3000余家,一大批创新中心和成果项目相继落地,开放式科创街区初具规模。
但对照上海国际科创中心建设的重大目标,对标国际标杆科创区域,仍要不断优化校区、园区、社区三区联动,切实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功能,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培育壮大经济发展新动能。为此《建设方案》着力抓好“三个提升”:
一是提升原始创新能力。聚焦生物医药、人工智能、高端装备等重点领域,构建高能级创新平台体系,强化基础研究和技术攻关,加快形成一批原创性、引领性成果。
二是提升成果转化效率。深化产学研用融合,探索“学科+产业”的创新模式,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等政策先行先试,培育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企业孵化器。
三是提升产业发展能级。加强载体支撑、培育内生动力,加速集聚“硬科技”上市企业,形成千亿产值规模、万亿市值,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创新高地。
《建设方案》坚持国际视野,聚焦国家战略和科技前沿,立足区域实际,提出了一系列重点任务举措,可以概括为“3+3+5”:
第一个“3”是明确三个阶段性目标:
至2023年底,高新技术企业达600家以上,估值亿元以上企业70家以上,高层次人才和高能级科技企业加速集聚,基本形成高质量产业集群和高品质创新生态,成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新动能。
至2025年,“大零号湾”基本建成,高新技术企业达1000家以上,区域产值规模达千亿元级,形成一批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原创性成果,突破一批面向未来产业重点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培育一批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创新创业人才。
至2035年,原始创新能力显著增强,战略科技力量逐步夯实,产出一批具备全球前瞻性、引领性原创成果,形成万亿市值的高技术企业集群,全面建成创新能力突出、科技力量雄厚、原创成果丰富、成功践行新发展理念的科技创新策源高地。
第二个“3”是布局形成“CTO”三大功能区。其中,“C”是核心策源区(Core),以上海交大、华东师大为核心,依托高密度的创新资源和高水平的创新能力,为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提供源头支撑。“T”是成果转化区(Transform),以沧源路、剑川路为主轴,承接高校院所成果转化项目落地以及师生“硬科技”创业。“O”是开放创新区(Opening),包括紫竹、江川滨江等区域,重点承接成长壮大的企业溢出和加速服务。
“5”是积极落实五大行动计划。包括22项政策举措,具体来说:
一是创新策源功能强基行动,提升基础研究和原创突破能力,强化战略科技力量,建设一批功能型平台和新型研发机构,发挥好龙头企业的创新主体带动作用。
二是科技成果转化加速行动,深化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和大学科技园核心功能建设,引导高校院所开放共享创新资源,完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打造全生命周期转化孵化服务链。
三是前沿新兴产业引领行动,聚焦生物医药、人工智能、高端装备三大主导产业和数字经济、绿色低碳、元宇宙等未来产业“新赛道”,培育形成多个高能级产业集群。
四是创新创业人才集聚行动,贯彻落实人才引领发展战略,创新引才、育才、用才机制,强化“以人为本”服务保障。
五是科创载体能级提升行动,秉承高起点规划、高密度创新、高流量人群、高水平服务、高品质生活的原则,打造各具功能、满足各类创新创业需求的科创载体。
此外,为确保“3+3+5”取得实效,上海推出了4项保障举措:
一是建立工作推进机制,市级层面,相关部门及闵行区、高校院所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解决重要事项;区级层面,突出闵行区属地主体作用,成立“大零号湾”管委会,会同区域内高校院所、企业等各方主体,合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
二是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用好用活国家和本市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等先行先试政策,将“大零号湾”纳入新时代上海加快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雁阵格局,探索设立“大零号湾”专项扶持资金,引导和鼓励高校校友以及各类社会力量建立“大零号湾”专项基金,推动人才与各方面产业政策深度对接。
三是强化资源支撑保障,积极争取国家重大科技项目支持,加大对重点学科、优质产业项目、重大设施平台等创新资源的统筹力度,完善周边交通、住房、教育、医疗配套设施,推动校区、园区、社区深度融合发展,打造宜居宜业的开放式科创街区。
四是加强定期监测评估,建立年度任务分工落实、定期评价、科学监测和反馈调整机制,根据评估情况合理优化调整建设内容和推进机制。
作者:沈湫莎
责任编辑:任荃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