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条大红酸枝木做的红船,每一扇窗户都能动的。”在日前由市科协组织的 “科学·有点意SI”——思南汇科厅科普集市上,非遗传承人何又胜展示了他做传统木制品的绝活。
“科学·有点意SI”——思南汇科厅科普集市活动是继2020年上海市科协与永业集团共同打造“思南汇科厅”品牌后,进一步尝试深化探索科学与公共文化艺术空间融合的创新举措。活动依托思南公馆运作多年的“思南市集”,利用双休日休闲时段,邀约市民朋友们来思南公馆,逛逛市集,玩玩科学。本次活动主办方精选40余项市科协科普资源库优秀项目,面向亲子家庭,突出互动性与体验感。
在与非遗传承人面对面展区,糖画、珠花、榫卯、泥人等传统民间手工艺摊位一一在列。何又圣制作的红船,门窗都能推开,船内桌椅俱全。去年,为庆祝建党百年,何又圣去嘉兴用脚在南湖边丈量了红船的长度,回家后以1:20的比例,制作了这条100厘米长的红船船模。小船采用全榫卯技艺,没有使用一颗钉子。除此之外,他还带来了包括一座中共一大会址的石库门木雕在内的多件木制品。
沪上各大科普场馆也来了。上海天文馆带来了馆内“网红”文创,纺织博物馆带来了中国结编织教程、印刷博物馆能现场拓印年画……现场活动形式多种多样,包含趣味科学课程、精致手工制作、智能机器人对抗等深受青少年喜爱的内容。一系列好玩又好看的科普活动旨在培养青少年儿童学、学科学的热情,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在充满浓郁历史文化风情的氛围中享受“有意SI”的科学时刻。
本次活动的成功举办得益于近年来上海市科协积极打造的“科普中央厨房”,“科普中央厨房”通过广泛吸纳社会企业和机构积极投身科普事业,优选科普项目纳入上海市科协科普资源库,再通过科普资源库集散功能,将适用于不同人群的优质科普资源投入到社区书院、科普场馆、学校、政府机关等科普阵地。多年来,正是有一大批热心于科普事业的优秀单位和企业的参与,让上海市民享受着大量公共科普产品的服务,切实感受到“科普生态圈”带来的便利。在本次“科学·有点意SI”——思南汇科厅科普集市活动中,一批优秀入库资源单位被分别授予“科普公益奖”和“优秀组织奖”。
自2020年以来,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和永业集团作为“文化思南”区域化党建联席会议成员单位,融合市、区、街道三级优质科普资源,打造了“文化思南”科技品牌——思南汇科厅。思南汇科厅以党建为引领、以文化为纽带、以科学为核心,通过展览展示、互动体验、专家讲堂、读书分享等多种形式,在思南公馆创建大众身边的公共科学文化空间,开展各类科普演绎系列活动,用科技畅想创新未来,用科技助力美好生活,让公众在轻松智能的互动体验中获得前沿科学知识、涵养科学精神,努力打造市民身边的公共科学文化空间和家门口的精神家园。
作者:沈湫莎
图片:沈湫莎
责任编辑:任荃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