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大修长随“浪”摇曳的竹节珊瑚、枝条纵横宛如蒲扇的扇珊瑚、为海底生物提供生命源的“黑烟囱”……今天,由上海科技馆和同济大学联合打造的我国首个深海主题综合性原创展览“深海园林”展在上海自然博物馆开幕。展览再现了世界上最大的冷水珊瑚林复原场景,数十件来自千米深海的珍稀标本首次与观众见面。据悉,展览将持续到明年2月28日。
深海怎么会有“园林”?
步入展厅,当你漫步在黑暗的甬道,听着耳边的水声,不由自主就会想到海洋地质学家、中科院院士汪品先描绘过的深海探索场景:“潜入海平面下200米后,周围伸手不见五指,只有依靠深潜器发出的光亮向前,一切都是未知。”
深海与园林,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事物怎么会联系到一起?汪品先说:“这是中国式的浪漫,背后也有科学依据。”原来,“深水珊瑚林”与陆地上的森林有许多相似之处:竹珊瑚高达数米,有时还有分支分叉,相当于树林里的乔木;高度不过几十厘米的扇珊瑚,相当于灌木;更矮的珊瑚、苔藓虫、玻璃海绵等,类似于陆地上的草本植物;还有海鳃类软珊瑚,可以插在泥沙中固定并密集分布,宛如陆地上的秧田。
在中国人眼中,这幅怪石嶙峋、枝叶扶疏、竹影婆娑的景象,可不就是一幅园林图景?因此在确定展览名时,汪品先第一时间就锁定了“深海园林”。不过,千万不要以为石头上摇曳的珊瑚也是植物,海底是个没有阳光的黑暗世界,植物在这里无法生存。
汪品先提倡上海要发展“海派科普”,他表示“深海园林”展就是“海派科普”的典型探索。“园林是中国传统文化,海洋科技需要不断创新,‘海派科普’就是将两者结合起来传播发展。”他解释说。
与公众分享科学家“独享之美”
“我估计这是世界上第一次这样近距离地展示深海珊瑚,因为这些都是我们最近几年才发现的科研成果。”汪品先说,人类对于海底的认识相当有限,至今对海底地形的分辨率仅为火星的1/10,虽然深海珊瑚已经被发现200多年了,但极少有人看到过它们真正的样子。
此次展览中的一根竹珊瑚,是2018年汪品先在甘泉海台下偶然发现的。那一次,他们原本计划是去看冷泉动物群,可一下潜到深海,汪品先就被珊瑚群吸引了。他们用“深海勇士”号的机械手采集了一根5米长的竹节珊瑚,可惜珊瑚在采集过程中折断了,珊瑚上的许多生物也没有带上来。
此次展出的30多件5个科的冷水珊瑚标本全都来之不易,它们多为2020年中国科学家搭载“深海勇士号”在南海采集而来,其中23件冷水珊瑚标本都是首次与观众见面。除了珊瑚,还有科考船“太阳号”“海洋四号”以及无人深潜器ROV“科学号”采集的来自我国南海冷泉区域的深海潜铠虾、贝类及生碳酸盐岩。
“这个展览做得真不容易。”上海科技馆自然史研究中心副主任张云飞感慨,仅一个用3D打印放大的珊瑚虫重要结构水螅体,就花费了团队许多精力。怪异的模样、复杂的结构、“冷门”的选题,让策展团队倍感压力。不过,张云飞表示,他们希望能与更多科学家合作,将科技馆作为他们发表自己最新成果的舞台,让原本只有科学家“独享”的美分享给更多公众。
深海馆将是又一个“东方明珠”
86岁的“深海勇士”汪品先心中有个梦想:在上海建一座深海馆,策划“深海园林”展也是为这个梦想探路。
汪品先心中的深海馆什么样?他精神矍铄地分享起了心中的规划:“深海馆”应该包括三部分,一是海洋科学知识,包括海水流动、海底构造等;二是大洋技术,包括深钻、深潜、深网等;三是与海洋有关的人文艺术。“如果深海馆能够建成,那将是又一颗上海的‘东方明珠’。”
为何上海需要一座深海馆?汪品先表示,中华文明过去长期领先于世界,但到了16世纪,海洋文明崛起,让我们一度落后挨打。深海馆的建立可以培养青少年的海洋意识、海洋视野。同时,海洋是一种精神气魄,并非只有读海洋相关专业的人才能研究海洋,各行各业都可以生发出与海洋共鸣的触角。
这个想法得到了上海科技馆馆长王小明的认可。他表示,上海面朝大海,深海科技在我国处于领先水平,可以适时谋划这座科普场馆,为海洋强国建设贡献科普力量。
作者:沈湫莎
图片:袁婧
责任编辑:任荃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