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师是一群怎样的人?他们用怎样的思维解决问题?又有怎样的压力与烦恼?和以好奇心牵引发现世界真相的科学家相比,工程师这个群体似乎更不为人所知,聆听他们心声的渠道也很有限。
上海市科协、上海科技发展基金会共同主办的“新青年·星思享——青年科技论坛”系列活动开出了一扇了解青年工程师的窗口。在昨天举行的首场活动“单纯的力量——上海杰出青年工程师专场”上,他们讲述了如何将产品做到比肩世界知名品牌的热血故事,也道出了在“黎明”前吃“散伙饭”的苦闷。
科学家发现问题,工程师解决问题
身为土生土长的“上海小囡”,首届上海杰出工程师、上海超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朱佳敏从小喜欢动手,凡是和机器人相关的比赛,没有他不去“轧闹猛”的,他也在一场场比赛中把奖状贴满了墙壁。
“上海小囡”朱佳敏满墙的奖状
“工程师就是在有限条件下想办法解决问题的人。”从小时候开始,朱佳敏就懵懵懂懂有了这样的感觉。他还记得小学时参加的一场机器人踢足球比赛,当时机器人识别球的最优解是电子指南针,但这样一个指南针要卖3000多元。朱佳敏思考了一天,和小伙伴们跑到北京西路,花5块钱买了一堆强磁铁。比赛中,他们的机器人“一鸣惊人”——不仅能识别自家足球,还把场上所有机器人给“吸引”了过来。
在上海交通大学读书时,朱佳敏把书上提到的所有电路都自己动手做了一遍,居然找出了几处教材中的错误。2011年,在超导现象发现100周年之际,上海交大科研团队在实验室里制备出了国内第一根百米级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在相关部门推动下,上海超导公司成立,计划将这项科研成果推向产业化。也就在这一年,朱佳敏大学本科毕业,成为这家企业的001号员工。
谁知,超导材料在量产时,载流量像心电图一样上下波动。为了提高成品率,朱佳敏主动提出到材料部一线工作。他将全套工艺推倒重来,设计了全新的工艺路线,在整个过程中,他对工程师这一角色有了更深感悟。“科学家只需要挑出一根电流平稳的材料发表论文,工程师要让100根带材都做到电流平稳。”朱佳敏说,这就是两者的区别所在。
在他与团队的不懈努力下,2020年,上海超导张江工厂的年产量从3年前的十几公里增至400公里,产品性能提高一倍,成品率从不足50%提升至90%左右。公司生产的超导材料应用于超导电力、超导磁体、可控核聚变等领域,完成了六项“全球第一”工程。
最后20%犹如“马拉松后半程”一样煎熬
人们总是为“从0到1”的故事喝彩,而其实“从1到100”的价值丝毫不逊于“从0到1”。
上海联影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医疗功率部件事业部副总裁曹彬原本在一家世界500强企业从事硬件研发。因为不甘心国产医疗器械落后于人,他来到上海联影,带领团队攻关磁共振成像系统核心部件GPA(梯队功率放大器)和RFPA(射频功率放大器)。
曹彬团队的首张核磁共振图像“主角”是一个哈密瓜
第一步是要把产品做出来。这群眼里只有技术的年轻人吃在单位、住在宿舍,每一次攻克技术难关都让他们兴奋不已,也更有干劲。从2012年到2014年,只用了两年,团队就完成了GPA成像,这意味着GPA研发完成了八九成。曹彬还记得,团队用机器照出的第一张核磁共振图像的“主角”是一个哈密瓜,其内部的果肉和籽被照得清清楚楚,却没有人舍得吃一口。
样机做出来后,曹彬估算了一下,与市面上的大品牌产品还有20%的差距,而这20%就是平庸与卓越之间的鸿沟。没想到的是,这20%犹如“马拉松后半程”那样令人煎熬。
“在前半程攻克技术难关时,大家有非常强烈的研发动力,但产品想要拿100分,其困难程度一点也不亚于从零开始的研发,人们甚至会因需要努力的方向太多而产生无力感。”曹彬说,那段时间,不少团队成员选择了离开,“散伙饭”的滋味令他倍感苦涩。而这时,离产品问世只差三年。
秉持工程师做事一定要有始有终的信念,曹彬用十年时间完成了“全程马拉松”。上海联影在高端医疗设备核心部件领域突破重围,实现磁共振系统核心部件100%国产化,一举打破跨国公司30多年“一统天下”的市场垄断。
作者:沈湫莎
图片:除注明外为沈湫莎摄
责任编辑:任荃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