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区科普资源升级版地图、推送科普“三张清单”(活动清单、作品清单、课程清单)、展示“闵行少年星”科普教育活动……今天下午,主题为“喜迎二十大 科普向未来”的2022年闵行区“全国科普日”活动启动仪式在莘庄维璟印象城举行,全面盘点了闵行区这一2021-2025年度第一批全国科普示范区的科普“家底”。
天上有星、地面有站、老师有教材、学生有课题
8月4日,上海首颗科普教育卫星“闵行少年星”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意味着青少年有机会在上海航天专业科研人员的带领下与太空“对话”,开展一场面向未来的天地一体化应用场景创新尝试,未来将实现“天上有星、地面有站、进校有课、老师有教材、学生有课题”的科普新局面。
据上海航天空间技术有限公司卫星总体部主任设计师温沫介绍,目前“闵行少年星”共收到学生关注的内容301项,采纳探地、巡天、天空礼物的4项内容,如星河湾学校申请的基于微纳卫星系统的温室气体监测、闵行中学申请的通过卫星观察大气层二氧化碳的变化分析温室效应的程度和北桥中学申请的月球自转与公转。另外,采纳福山实验小学申请的将石库门作为天空礼物的建议。
8月8日,“闵行少年星”传回首幅图像,图像上清晰可见孩子们送给太空的礼物——上海非遗“石库门的奥秘”。
据悉,下一步闵行区将继续孵化航天教育强区和培育航天教育强校,开展培养未来航天人才的长远规划行动,激发越来越多的青少年立志科技高峰,为实现航天梦、中国梦贡献力量。
88家科普教育基地每年接待200万“好奇宝宝”
到上海地铁博物馆开一回地铁、在上海航宇科普中心看大型喷气客机实物、在华师大生命科学科普教育基地沉浸式体验科学研究……近年来,闵行区凝聚了一批热心科普事业的区内企事业单位成为科普教育基地,为公众提供优质科普资源和服务。今年,闵行有6家基地成功申报为2021-2025年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并新增9家区级科普教育基地。至此,区级科普教育基地达到88家,科普教育场馆总建筑面积达40万平方米,年均接待人次达到200万次。
另外,闵行区还建有17家社区科普书院、7家创新屋、2家科普剧场;打造了一列科普地铁专列,科普宣传覆盖13条地铁路线、397个站点;全区89块社区电子屏、29块商业电子屏及1200多块楼宇电子屏累计播放75部科普公益视频,播放时长达1600多小时;评选出37家科技教育特色示范学校,102家科技教育特色学校。
拥抱数字技术,科普“引流”成常态
随着元宇宙、数字时代的到来,闵行区积极探索更加多元的“科创+科普”展示方式。今年的闵行科技节开幕式上,全新升级的科普数字形象“闵闵”(一只憨憨的长颈鹿)已亮相。本次科普日启动仪式上,又推出了一组“闵闵”科普表情包,通过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科普,不断提升科普宣传的有效性。
闵行区的科普流量也不容小觑,线上科普宣传阵地不断创新,依托微信、抖音、哔哩哔哩、喜马拉雅、今日闵行5家新媒体平台,发布400多个原创音、视频,阅读点击量达80多万次,创新发布“3合1”专刊49期,阅读量达4万人次。发挥“科普中国”终端作用,抓好智慧科普盒子平台,全区播放量达2200多万次。
作者:沈湫莎
图片:主办方提供
责任编辑:任荃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