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内已知的蛋白质有两万多种,但根据计算预测,可能有数百万种之多。目前科学家能够研究的只有大约1万种,较受关注的只有几千种,而作为药物靶点的仅有数百个。加上与人体共生的细菌、病毒等微生物,生物界还有数以亿计的蛋白质,犹如宇宙中“暗物质”一般的存在,其中蕴藏了大量治疗各种疾病的靶点和潜在药物。
日前,由英国、加拿大、中国、美国、瑞典、德国六国科学家共同发起了一项全球倡议,呼吁研究者将更多目光投射到那些“未充分研究的蛋白质”。这份近期发表于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自然-方法》和《自然-生物技术》的科学倡议认为,科学家应扩大研究视野,以系统性消除目前蛋白质研究中存在的各种偏见,从而为未来更深入详尽的研究打下基础。
“明星分子”与“路灯效应”
西湖大学蛋白质组大数据实验室负责人郭天南教授,是参与发起“未充分研究蛋白质计划”倡议的唯一一位中国科学家。他告诉记者,生命世界中,蛋白质的数量是个天文数字,人体内究竟有多少种蛋白质,科学家还不清楚。然而,目前对于蛋白质的大量研究都集中在少数“明星分子”身上,因为它们有较成熟的研究工具,容易发表论文,被引用的概率也更高。
《自然-方法》在相关评论文章中给出的数据令人震惊:生命科学所发表的论文95%集中于已被充分研究的约5000种蛋白质。即使在人类基因组序列公布之后,还是有75%的研究集中于其发布之前的已知蛋白质上。
此次倡议将这种研究现状类比为“路灯效应”——在漆黑的夜晚,如果有一盏路灯亮着,那么失主寻找失物的时候,只能在路灯下寻找。倘若需要寻找的东西在路灯光照范围之外,他也无能为力。
郭天南认为,这个比喻十分贴切地描绘出了全球蛋白质研究的现状。由于工具和手段的局限,大多数科学家都将目光瞄准于容易发文章、较易获得基金资助的“明星蛋白质”上,而那些对认识生命本质、治疗疾病可能更重要的未充分研究蛋白质却成了“冷门分子”,少人甚至无人问津。
红极一时的电影《我不是药神》中提到的“神药”靶点的原型,即治疗慢性髓系白血病的药物靶点BCR-ABL融合蛋白,就是一种很难被发现的特殊蛋白质,通常仅在这一种肿瘤中出现,但却可以彻底改变该疾病的治疗,让它从不治之症变为可以控制的慢性病。郭天南说,在“路灯灯光”之外,还可能有无数的疾病诊治关键蛋白有待科学家去发现。
目前蛋白质组研究鉴定到的跟新冠病毒有关的蛋白中,一半以上都是未充分研究的蛋白质。此外,合成生物学研究显示,在创建一个人造生命所必需的蛋白质组合中,有149种蛋白质是未被充分研究的蛋白质。郭天南认为,将这些人类研究未涉足的蛋白质称为“暗物质”毫不为过。
全球携手完成蛋白质拼图
为何生命科学家的视线总是集中于少数蛋白质?这份“未充分研究蛋白质计划”倡议也提到,一个主要的客观原因是缺乏更多的研究手段和技术平台。因此,这个计划的一项主要内容就是呼吁各国科学基金提供资金支持,吸引更多科学家投身开拓更多新的研究手段。
郭天南介绍,他们已经通过学术杂志发起问卷调查,先要弄清哪些蛋白质已经在研究,哪些尚未被研究,明年将会得出结果。接下来,根据“未充分研究蛋白质”清单,他们会与各国科学基金联系,呼吁其支持针对这些蛋白质的研究。“我们希望各国科学家一起努力,发掘蛋白质组中的‘暗物质’,通过国际分工合作共同完成这幅蛋白质世界的大拼图。”
其实,已有不少生命科学家意识到了蛋白质世界“暗物质”的重要性,也在不断开拓新的研究路径。2017年以来,中科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李劲松一直致力于“全基因组标签计划”,就是希望通过为蛋白质贴上标签,从而突破更多蛋白质的研究瓶颈。
“基因记录了蛋白质的编码,但生命体在制造蛋白质时不同的空间折叠,以及蛋白质在行使功能时与不同的‘小伙伴’合作,都会让它发挥不同的作用。”李劲松说,这种复杂性使得科学家必须发展更多的技术手段,才能理清生命的精密调控和运行过程。
的确,蝌蚪和青蛙、蝴蝶和毛毛虫,基因组完全一样,但产生的蛋白质却完全不同。就人体而言,健康、疾病和药物,都有蛋白质参与其中,饮食、肠道微生物、皮肤细菌等无不与蛋白质相关。郭天南表示,未来希望有更多中国科学家响应倡议,在蛋白质“暗物质”世界中开疆拓土,深入探索生命的奥秘。
作者:许琦敏
图片:NATURE、pixabay
责任编辑:任荃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