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饥饿、清洁能源、气候行动……2015年,联合国提出17项“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旨在以人类发展史上最为全面和综合的方式,解决人类社会面临的社会、经济和环境三个维度的发展问题。然而,这些项目中有一半左右缺乏数据支撑。
为解决这一难题,2021年9月,我国成立可持续发展大数据国际研究中心,并于11月发射世界首颗可持续发展大数据科学卫星。
该中心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郭东华在今天举行的2022浦江创新论坛全体大会上的报告中提到,可持续发展目标涵盖多项“双碳”相关内容,可有效支撑低碳发展。
目前,该中心的地球大数据为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和“双碳”目标战略进展监测与评估,提供了大量数据、方法和决策的支撑。
聚焦零饥饿、清洁饮水和卫生设施、可持续城市和社区、气候行动等6个可持续发展目标,可持续发展大数据国际研究中心已累计贡献53套数据产品、33种方法模型、42个决策支持。
郭华东透露,通过大数据监测发现,中国土地退化零增长形势持续向好,与2015年相比,2018年净恢复土地面积同比增长60.3%,对全球土地退化零增长贡献排位第一。
“未来,这些方法和经验还可帮助更多国家实现土地退化零增长。”郭华东说,2021年,在对中国可持续发展目标进展的评估中,在评估的20个指标中,有4个指标整体已接近或达到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
作者:许琦敏
编辑:张鹏
责任编辑:任荃
图片来源:袁婧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