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陈思诚编剧、导演,黄渤、荣梓杉领衔主演的喜剧电影《外太空的莫扎特》昨日上映。电影院里,隔着一个座位的小孩笑得前仰后合,出电影院后,这个孩子觉得电影不够“带劲”。另一位30多岁的观众表示,这电影有点像她小时候看过的《小龙人》。
影片充满童真和幻想,前提是放在30年前。如今,不管是公众对天文的理解力,还是天文在公众中的热度,都已不是那个时代的模样。
该片最大的彩蛋是上海天文馆,荣梓杉饰演的热爱天文的地球少年任小天的梦想是去上海天文馆,而明天(7月17日)正是上海天文馆开馆一周年,算是为一份生日惊喜。
无线时代的外星人还需头顶发射器?
外星人是科幻题材绕不开的话题,而外星人的形象设计也关乎影片“吸睛”程度。在《外太空的莫扎特》中,外星人莫扎特附身在一只表情贱贱的熊猫玩偶身上,它的超能力来源则是头顶心那根粗壮的毛发。
这一设定,或许是在致敬周星驰导演的《长江七号》。该片中的外星人“长江七号”也顶着一根天线,这也是它的力量来源。这在2008年的世界中合情合理,但在蓝牙、NFC(近场通讯)已经普及的今天,作为超智慧生物的外星人还在用有线传输,是否是有些过时了?
导演可能低估了现在孩子的天文素养,甚至小学生都能对如何在月球上造基地、如何飞往火星评说一番。比如,2020年未来工程师大赛的参赛题目就是设计一款登月着陆器,一位小天文爱好者设计了一款“胶囊式月球着陆器”,他考虑的有多周到呢?首先,有4个反推火箭,方便着陆时进行返冲;其次,底部有气囊,方便展开后中间载人;最后,外部有太阳能存储物资舱,为人类在月球上长期居住做准备。这一方案并非空想,而是给出了具体的场景参数。
星星可以不看,代码一定要写
在长城上,莫扎特投射出一片星空,荣梓杉激动得一一报出星座名;当荣梓杉拿到钢琴比赛冠军,黄渤激动得给他买了一台望远镜……导演似乎想用这些镜头表达男主是名副其实的天文爱好者,而这也许恰恰暴露了导演其实并没有那么了解天文。
天文不只是看星星,它首先要掌握的技能可能是“算”。上海天文馆开馆前曾经举办过几次预热活动,活动会给孩子发一些天文小册子,其中有一道题是已知木卫一每42.5小时绕木星一圈,请计算出光的传播速度。想要加入初高中的天文社团中,这是非常基础的题目。
所以现在天文学里流传一句话,“星星可以不看,代码一定要写”。可见光的波长范围非常窄,当下天文学家对星空的观测,囊括了紫外线、X射线、γ射线等,还有引力波,这些数据靠眼睛是看不到的,关键要会操作仪器设备。北京大学天文系本科生的一项作业,就是让学生自行设计一个望远镜阵列,并用这个望远镜阵列去探测一片自己设计的星空,得到一组数据后,再还原星空本来的样子。而完成这项作业最基础的能力是——写代码。
弹钢琴和追星星一定相违背吗?
《外太空中的莫扎特》的主要矛盾,是黄渤饰演的任大望望子成龙,逼迫喜爱天文的荣梓杉弹钢琴,这同样是个二三十年前的“冲突”。那时,天文学尚属于冷门专业,毕业不容易找工作,但近10年,情况发生了改观。
随着我国加大对基础科学研究的投入,大量天文学和空间科学项目获批,社会对于天文学人才的需求日渐旺盛。比如,2016年和2017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天文系博士毕业生总共13名,有3位破天荒地直接去了国内天文机构,7位继续攻读博士后,还有3位去了高科技公司。
而从上海天文馆的火爆程度就能看出天文的热度。尽管开馆已近一年,且远离市区,但上海天文馆始终一票难求(根据疫情防控需要,下调了每日参观人数上限)。
所以说,作为一部合家欢喜剧片,《外太空的莫扎特》尚算合格,但想要这个时代获得更高票房,还需与时俱进一些。
作者:沈湫莎
图片:官方预告片截图
责任编辑:任荃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