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前的今天,2016年12月22日,我国首颗全球二氧化碳监测科学实验卫星(“碳卫星”)在酒泉发射成功。从此“碳监测卫星”家族在继日本、美国之后首添“中国造”,它的成功发射和在轨稳定运行,填补了我国天基高光谱温室气体测量的空白,标志着我国在温室气体监测领域达到先进水平。
五年来,碳卫星肩负着从太空监测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使命。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它获取的数据,反演出我国首幅全球高精度二氧化碳分布图,为全球碳循环和气候变化研究提供了依据,使我国在碳排放数据上知己知彼,提升了我国在国际气候谈判中的话语权和自主权。科技部在第十四届、第十五届GEO大会上分别宣布将碳卫星获取的碳监测数据、叶绿素数据向全球开放共享;2018年11月,碳卫星加入了欧空局第三方卫星计划,得到国际同行的高度认可,彰显了大国担当。
碳卫星由中科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抓总研制,突破了复杂多模式卫星平台设计、高稳定超高光谱分辨率光谱仪、多通道全物理联合反演等关键技术。经过五年的不断深入研究,研发团队完善建立了从卫星观测到定标反演再到通量同化的全链路技术,这将为我国建立统一规范的碳核算体系,实现2030“碳达峰”、2060“碳中和”的战略目标提供有力支撑。
作者:许琦敏
图片来源:中科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
责任编辑:任荃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