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xabay.com
2021年院士增选结果日前出炉,上海再添11名两院院士。令人欣喜的是,11人中有5人曾获上海市科技精英的称号或提名,他们分别是李劲松、朱合华、吴明红、范先群和贾伟平。
上海市科技精英评选始于1989年,迄今已举办过16届,共产生157名科技精英和200多名科技精英提名奖,从中走出了81名两院院士。也就是说,获得上海市科技精英或提名者,逾1/5成为了院士。
记者从市科协获悉,为适应当前的人才选拔需求,“而立之年”的上海市科技精英评选将再次扩展评选范围,“院士摇篮”将源源不断地为上海科技创新输送高质量人才。
好中选优,锻造顶尖人才队伍
有什么样的人才,城市就有什么样的未来。事实证明,一个杰出领军人才及其麾下团队,常常能推动一门学科取得重要进展,进而带动一项技术,甚至促进一个产业的兴起和发展。1989年,为在全市营造起举荐发现科技人才、宣传表彰科技人才的良好氛围,表彰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技工作者,市科协启动了上海市科技精英评选工作。
作为上海科技界、乃至全国省市级科技社团中较早设立的综合性人才奖项,上海市科技精英评选条件“三明确”:即年龄上定位在本市55周岁以下中青年科技工作者,已经荣获“院士”称号的不参加评选;成绩上十分强调学术理论水平的超前性、科技成果要在国内外领先性和成绩显著上有创新性等;每一届最多评出10名“上海市科技精英”,还设立了“上海市科技精英提名奖”,并且规定获得提名奖者下一届继续可以参加“上海市科技精英”的评选。
因为严格的选拔流程,“少而精”的人数限制,在上海科技工作者眼中,“上海市科技精英”评选一直处于人才计划的顶端。能得到这一奖项,抑或只是提名,都是对自身工作的莫大肯定。药物专家陈凯先、空间电源专家李国欣、计算机化学拓荒者郑崇直、精细化工专家钱旭红等,都是先获“提名奖”再被评上科技精英的,其中郑崇直连冲了两届。
不拘一格选拔机制完善人才结构
在选拔范围上,“上海市科技精英”评选主张不拘一格。参与多年评选工作的市科协工作人员回忆,最初几届评选,精英们几乎清一色来自高校和科研院所,而近年来,选拔人才的触角越来越广。
从创造了汽车钢板精益成形技术的上海交大教授林忠钦,到从研发出大型石化装置智能控制与优化操作方法的华东理工大学教授钱锋;从有“抓斗大王”之称的码头工程师包起帆,到有“焊神”美誉的宝钢副总工程师曾乐;从研究5G核心部件的上海杰事杰新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杨桂生,到在氢能源领域拓荒的上海众骧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胡里清……越来越多不同领域、不同机构的专家出现在科技精英的榜单上。
强调学术理论水平超前性的指标却一直坚持着。东海大桥、东方明珠、磁浮工程等城市“地标”,正是林元培、秦宝华、苏洪雯、吴欣之、程骁等一批科技精英以及他们代表的工程界群星,十多年日积月累、亲手打造而出。
“而立之年”评选范围再扩大
“要持之以恒地厚植精英沃土,践行发现人才、举荐人才、表彰人才、宣传人才之初心,通过科技精英评选的托举和激励,让更多的千里马在创新的大平台上竞相奔腾。”这是中科院院士陈凯先对上海市科技精英评选的寄语。
已过“而立之年”的上海市科技精英评选还在不断适应科技的发展变化。记者了解到,从2019年起,上海市科技精英评选对评选办法进行了修订:一是为贯彻落实《关于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允许在本市从事科技工作的台湾同胞并扩大至香港、澳门同胞均可参加上海市科技精英的评选;二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在科技精英的学科组中增加了科学传播这一学科。
“科学,不断发展;探索,永无止境。”正如中科院院士、市科协第六届委员会主席叶叔华所说,“唯有关心人才、扶持人才、积极引才,才能在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洪流中占得先机,才能使中华民族在通往未来的发展道路上立于不败之地。愿越来越多的精英人才站在科技前沿的制高点,撬动创新融合的新支点。”
作者:沈湫莎
责任编辑:任荃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