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1还原的天和核心舱里沉浸式体验中国航天发展历程,在“红色记忆·蓝色航海”特展看大国海军圆梦中华,在海洋水族馆与以“中国”“中华”为名的水生生物亲密接触……国庆长假,沪上科普场馆纷纷推出国庆特展、红色展教活动为祖国母亲庆生。市民游客、亲子家庭往来其中充电“打卡”,从一件件展品、一个个故事中感受中国科技“上天入海”的蓬勃动力,引发爱国共鸣。
看航海重器,感受中国走向“海洋强国”
国庆小长假,临港的游客数较往年大增,驻扎临港11年的上海中国航海博物馆感受颇深:去年国庆日均游客在三四千左右,今年几乎翻了一倍,这几天客流在8000人左右。
馆内近代航海史展区中,陈列着解放战争时期的渡江木船、重庆舰、海辽轮等代表性船舶模型,引得不少游客驻足细看。讲解员声情并茂地讲述了“海辽轮”的故事:1949年9月28日,经过8天9夜的冒死航行,“海辽轮”终于到达了解放区的大连港,打响了在国民党政府控制下海员驾船起义的第一炮,它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艘挂起五星红旗的海轮。
“从古至今,中国人探索海洋的脚步从未停止,亲身感受中国航海事业翻天覆地的变化,就是一堂直抵人心的爱国主义教育课。”上海中国航海博物馆党委书记张东苏说。
除了六大常设展区,今年国庆中国航海博物馆推出了两大特展——《红色记忆•蓝色航海: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特展》和《远帆归航:“泰兴”号沉船出水文物特展》。航母“山东”舰模型、“075”型两栖攻击舰“海南”舰模型、“091”级核潜艇模型、100件珍贵瓷器……它们是中国造船业腾飞的重要实物见证,也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见证。
沉浸式“打卡”,自豪属于中国的星辰大海
走进上海天文馆1:1比例复原的天和核心舱,徐汇区汇师小学二年级学生苏云锦难掩激动。她说,能身临其境地在“核心舱”里看到太空蔬菜盒,感觉特别真实,“回去后,想做一个不同光照条件下的蔬菜生长试验。”
这个国庆假期,上海天文馆依旧是申城最热的科普场馆之一,预约票早在假期前就被“秒杀”,三天的参观人数均达到日承载量上限。为回应市民热情,上海天文馆在做好防疫工作的前提下,积极推出特色展示、科普活动、展教课程等多项内容,让游客不虚此行。
探月、奔火、星际穿越……关于星辰大海的未来探索之旅,离不开中国人的身影,身处其中的市民游客,无不为此自豪。正如中国科学院院士叶叔华所说,天文馆存在意义在于把科学知识传递给所有人,激发人们探索未知的好奇心。
与“活化石”亲密接触,了解以“中华”为名的珍稀物种
你知道哪些水生生物的名字含有“中国”和“中华”吗?国庆长假,上海海洋水族馆正在举办国庆特展,展示中国鲎、中华鲟、中国大鲵、中华鳖、中华鳑鲏等众多我国特有的水生生物。特展现场还设有互动活动,观众可以聆听中华白海豚、扬子鳄、中国大鲵的叫声,摸一摸各种仿真生物模型。
此次特展的主角之一,是已在海洋中生活4亿多年的“活化石”——中国鲎。身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这种诞生于古生代泥盆纪的动物与大名鼎鼎的三叶虫“同辈”,在漫长的历史中延续至今,且形态与4亿多年前没有大的改变,着实令人惊奇。
中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如今也面临着诸多考验。研究表明,近代物种的丧失速度比自然灭绝速度快1000倍,比物种的形成速度快100万倍。这意味着那些历经漫长岁月进化至今的物种,正在我们眼前慢慢消失,其中不乏我国特有生物。馆方希望通过国庆特展,让人们了解珍稀水生生物,进一步树立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
作者:沈湫莎
图片:各场馆提供
责任编辑:任荃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