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共同体正在变得越来越多元,跨界交流无处不在,创新就在多学科的‘连接处’产生。”在今天(6月2日)举行的2021浦江创新论坛“科技创新青年峰会”上,不少青年科学家表达了这样的心声。
与会嘉宾们认为,眼下,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加速孕育,空前复杂的创新体系需要更广阔的知识协作,科学与社会的交织比过去任何时候都要紧密。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学术社交能力应成为青年科学家的必修课。
热情的同行为何不擅长学术社交?
“走在上海的大学校园里,迎面而来的老师、学生都会热情地和我打招呼,我太喜欢这种感觉了。”作为一名来自泰国的青年学者,上海大学理学院纳米中心副教授王美佳来中国已经12年了。此前也去过其他国家留学,但她在中国感受到的氛围是最热情的。
不过王美佳发现,热情的同行们似乎不擅长在科研领域建立人际关系,大家似乎更喜欢“沉浸”在自己的领域里,“他们的社交能力好像弱了一点。”这一点得到了陆军军医大学大坪医院科室副主任王伟的赞同,他表示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里,做科研更多就是埋头骨干。
王美佳说:“我经常鼓励我的学生去和各种人建立联系,有本国的,也有外国的。好的科研伙伴不仅能帮你搭建起学术框架,还有助于建立国际研究网络。”比如,她在泰国就结识了许多来自中国的学者,这些学术关系至今仍对她在中国的科研大有帮助。
学科交叉时代,“斜杠青年”更容易带团队
TED演讲、学术交流、给公司员工发布任务……别看浙江省3D微纳加工与表征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周南嘉现在能够坦然面对几百人侃侃而谈,曾经的他也不善言辞。他所从事的3D打印是一个材料学、机械工程、化学工程等多学科交叉的领域,他发现,想要在这个领域有所成就,社交能力是关键一环。
“在西湖大学,我们有很棒的学科交叉午餐会,无论谁都可以对演讲者的观点提出自己的意见,如果某位‘外行’没弄懂,演讲者还要不停地更换表达方式,直到让大伙儿都明白。”周南嘉坦言,通过这种方式,他的社交能力有了很大提高。
现在的周南嘉是西湖大学一支20多人团队的带头人,还创办了一家3D打印公司,现有员工30多名,几乎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学科背景。“要把这样一支团队带起来,让所有人力往一处使,必须让每个人都明白我想做什么。而如果要与新的学科跨界融合,也要很快找到这方面的专家。”周南嘉说。
2019年,周南嘉入选《麻省理工科技评论》“35岁以下创新35人”中国榜单,他希望带领团队以3D电子打印的方式,来解决微电子、光电系统加工等领域的关键技术难题。
有些科研信息不在学术期刊而在于社交圈
当今世界,促进创新的要素除了聪明的头脑,还包括信息获取的能力。中山大学测绘科学与技术学院博士后郑雷表示,一些领域对知识和信息更新的需求非常强,这时学术社交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因为有些信息是无法从学术期刊或媒体上获取的。这也印证了创投界的一句话:“好的投资都是在饭桌上达成的。”
除了喝咖啡、约饭、网络聊天,不少“长袖善舞”的科学家已经把科研社交玩出了新花样。比如“科学家直播”,用一个20分钟左右的视频讲述自己研究的核心要点,加速知识交流与传播。
科技部外国专家服务司副司长李昕注意到,即便是疫情期间,各国的科研交流也没有中断,在生物医药领域甚至不降反升。在与青年科学家的讨论中,他说:“未来,开放获取论文将会迎来一个爆发性的增长,‘云端’科技交流也会越来越频繁,大家应更好地利用信息技术提高科研合作的效率。”
作者:沈湫莎
图片:袁婧
责任编辑:任荃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