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科普,要让科学看得见。”在今天(19日)举行的第十三届上海市大众科学奖颁奖典礼上,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说出了他的获奖感言。在过去的一年里,这位奋战在抗击新冠病毒一线医生的科普“金句”频出,“火速”被公众认识并喜爱。今天,他与其他四位一线科普工作者获奖获得“上海市大众科学奖”。
自1995年以来,上海市大众科学奖每两年评选一次。在上海科技发展基金会的大力支持下,本届开始,市科协增加了大众科学奖的奖项设置,将“大众科学奖获奖者原则上1名,提名奖获奖者原则上2名”,调整为“大众科学奖获奖人数和提名奖获奖人数分别不超过5人”,加大了整体奖励力度。
经过申报、初评、终评和公示环节,上海市东方医院王韬、上海广播电视台融媒体中心刘乙冰、上海科技馆忻歌、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张文宏、和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章文峻获“第十三届上海市大众科学奖”获得者称号;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杨志根、上海市肺科医院赵晓刚、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上海市青浦区中心医院)徐灵敏、同济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梁进和新民晚报社董纯蕾获“第十三届上海市大众科学奖提名奖”称号。
在张文宏看来,“科普是沟通的过程,今天所说的科普,某种意义上是我们所有的专家组把防疫策略和公众进行充分沟通,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第二届大众科学奖得主、中山医院终身荣誉教授杨秉辉和第四届上海市大众科学奖得主、上海市天文学会前副理事长卞毓麟也来到现场,与观众分享了他们对科普事业的理解。
杨秉辉教授是我国肝癌筛查工作的主要开创者,曾因“小肝癌的诊断与治疗”的研究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卞毓麟教授57岁开始“改行”投身到出版界,从事科普创作20多年,参与编著、翻译的科普图书有70余种,发表的科普文章约400篇,累计字数近400余万。
在随后举行的科技会客厅活动以“永远是少年”为主题,结合建党100周年,以沙龙形式向与会者展现一幕幕上海前沿科技成就与历程,以多种艺术形式展现科学家最新的探索和思考,以少年的视角带领现场嘉宾在科学世界中遨游,诠释了科学与艺术的完美融合。
在“科技未来”板块里,中国科学院院士叶叔华、著名指挥家曹鹏来到现场,与少年展开对话,充满童趣的想象和科学精神交相辉映。上海市科协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陈赛娟为第36届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席奖获奖者颁奖。
中国科学院院士金亚秋是我国著名的电磁波物理与遥感科学领域科学家,同时也在绘画上也颇有造诣。金院士为本次活动特地创作了一幅画作,现场赠予上海市科协。
国际著名医学遗传学家、荣获“十大医学杰出贡献专家”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曾溢滔分享了他关于科学艺术教育的理念,女儿独唱,妻子钢琴伴奏,完美演绎了歌曲《不忘初心》。
清华大学上海校友会艺术团与中福会少年宫小伙伴艺术团还联袂演绎一曲《少年》。这些清华大学校友们平均年龄超过70岁,日前倾情演唱的《少年》视频感染激励了无数网民。会上,他们现场与少年同台演绎《少年》,别有一番风味。
探索求知、创新精进、永葆初心既是科学艺术的灵魂底色,也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坚定不移的价值遵循。市科协表示,迈向“十四五”,将继续推进科学普及大众化,夯实创新塔基,把增强市民科学文化素质作为助力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的社会基础工程,全面提升公民科学素质。
活动由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上海科技发展基金会联合主办,上海市原副市长、上海科普教育发展基金会荣誉理事长左焕琛,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执委会委员、复旦大学首席教授王威琪,中共上海市科学技术工作委员会书记徐枫,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党组书记、副主席马兴发,上海科技发展基金会副理事长钱振峰出席颁奖仪式,并为获奖者颁奖。
作者:沈湫莎
照片:市科协提供
责任编辑:任荃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