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长河展区,电音品牌放刺FEVER携手咖啡潮牌隅田川,用电子音乐演绎“生命长河”中的旅程,模拟各种古生物声音,带领观众穿越亿万年时光。
在一阵炫动欢快的电子鼓点中,上海自然博物2021年首场“博物馆之夜”活动今晚拉开序幕。在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要求的前提下,观众身穿带有自然元素的服饰,与“复活”的萌狮一起舞蹈,在电子音乐声中与标本“对话”,仿佛身处电影《博物馆奇妙夜》现场,感受自然标本“活”起来的乐趣。
今年,馆方首次向社会公开招募“自然演绎”“自然艺匠”“博物教育+”三类公益共创伙伴,共同为观众打造多场优质的科普嘉年华,由此形成一种可复制、可推广的“博物馆之夜”创新运营模式。这也是上海自然博物馆打造公众博物馆的又一举措。
“社会招募令发出后,公众报名踊跃。最终,我们从50多个报名团队中选出了10个特色团队,让他们成为此次博物馆之夜的主角。”上海自然博物馆展教中心副主任唐先华说。
来自虹口区的10名特殊青少年以独特的方式表达自己对自然标本的理解。在浦东新区长江文化旅游产业研究中心的协助下,他们提前来馆参观,体验馆方教育活动,基于场馆展品创作了鹦鹉螺、鸟类等图案的藏书票,并在当晚与观众共同完成藏书票的印制。
年仅13岁的现代折纸发烧友郑智仁不满足于跟着教程或视频学折纸,时常来自博馆探寻动物的真实模样,寻找折纸灵感,他希望通过本次活动结识更多现代折纸爱好者,与大家一起分享折纸的乐趣。
作为上海市首批5所自然博物馆学校之一的复旦大学附属中学报名参与“博物教育+”板块。该校师生基于校内博物空间藏品及社团拓展活动,联动自博馆展陈资源,首次来到馆内进行现场科学诠释,呼吁观众共同保护鸟类。
中国福利会儿童艺术剧院的专业演员们为观众带来了升级版原创儿童剧“大红豆·变变变”,看似平常的细线与积木时而化身老自博馆“镇馆之宝”马门溪龙标本,时而又变成了三角龙。与在剧场里看演出不同,现场观众还能与演员、道具近距离接触。当晚,上海自然博物馆还重启播放外立面“自然史诗”激光秀,营造夜之风景线。
▲市民参与古老手工艺“衍纸”
自2017年起,上海自然博物馆已连续4年在国际博物馆日举办博“物馆之夜”活动。在上海大力发展夜间经济的背景下,馆方通过“博物馆奇妙夜”营造夜生活节氛围,为大众文化消费提供更丰富的选择。接下来的6月至8月,馆方还将举办3场公益“博物馆奇妙夜”活动,让更多人走进博物馆,了解自然与科技,提升科学文化素养。
作者:沈湫莎
责任编辑:任荃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