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国际科技合作,没有全球产业分工协作,就没有被誉为 “工业倍增器”的集成电路产业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电科总经理吴曼青
■对健康的追求是全人类的共识,公共卫生安全需要全世界共同努力,健康不应有国界,更不应有偏见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副院长陈尔真
■未来的超级人工智能必须是可控且有益的,应包含三个特点:利他,人的利益高于机器的利益;谦卑,机器不能自以为是;尽心,机器能读懂人类的偏好
——中国科学院院士姚期智
新冠疫情引发全球健康共治的呼声日益高涨,人工智能(AI)向社会生活加速渗透亟需“伦理导向”,信息产业“高速公路”面临创新重构呼唤业界携手……眼下,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迫切需要全球加强科技交流与合作,迫切需要包括政府在内的社会各界加强创新共治。
在昨天开幕的浦江创新论坛上,与会嘉宾与专家围绕“科技合作与创新共治”的主题,各抒己见,纷纷表示要更加紧密地编织科技创新开放协作的全球“朋友圈”,让科技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开辟人类文明发展新空间提供更有力的支撑。
特殊之年更需开放创新,国际科技合作是大势所趋
国际科技合作是大势所趋,技术发展要与时偕行。在新冠疫情席卷全球的特殊之年,来沪参加浦江创新论坛的与会嘉宾们提到“开放创新”的频率明显增加。
集成电路是上海重点发展的三大战略性产业之一。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吴曼青在大会报告中提到的一组数字引人关注:半导体价值链的每个环节平均有25个国家参与直接供应链,23个国家参与支撑职能。也就是说,没有国际科技合作,没有全球产业分工协作,就没有被誉为“工业倍增器”的集成电路产业。
本次论坛上发布的《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报告2020》强调,开放是中国推动人工智能发展的一贯姿态。近年来,中国人工智能国际合作论文数量持续增长,在全球人工智能科研合作网络中处于非常重要的位置,与各国建立了广泛而深入的联系。
合作的价值在此次全球抗疫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在这场全人类与病毒的共同战斗中,没有一个国家能够独善其身。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副院长陈尔真在论坛上说:“对健康的追求是全人类的共识,公共卫生安全需要全世界共同努力,健康不应有国界,更不应有偏见。”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高级顾问兰斯·罗德瓦尔德在大会特别对话环节中说:“病毒没有国界,没有国家能独善其身,国际合作至关重要。”他表示,全球共同开发疫苗是国际合作共治新冠疫情的关键,国际合作可以快速生产出安全可靠的疫苗,让疫苗更快地抵达公众,让世界重启。
科技部部长王志刚在大会主旨报告中表示,我国与全球161个国家建立了科技合作关系,签署政府间科技合作协议114项,参加国际组织和多边机制超过200个,在基础研究、全球性问题等多个领域广泛开展科技交流与合作。不久前,中国正式加入“新冠肺炎疫苗实施计划”,切实履行向全球提供疫苗等公共产品的庄严承诺。
新兴技术深度融入社会,创新共治亟待各界沟通对话
“现在的人工智能看起来非常靓丽,它究竟有没有缺点?”图灵奖首位亚裔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姚期智在大会报告中抛出了这样一个问题。
“现在的AI生成的算法还相当脆弱,其稳定性远无法与人眼相比。”他举了一个简单例子,在一幅画有小猪的图片加入少许干扰像素,在人眼看来依旧是小猪的图像,AI已将其识别为飞机——如果有人用同样手段在交通标志上动手脚,就可能给自动驾驶带来极大安全隐患。
姚期智表示,目前一些人工智能生成的算法还具有不可解释性,如同一个黑匣子——若要广泛应用于社会运转的关键系统中,它们必须要变得更加透明,使人相信这些算法不包含非法内容。而未来的超级人工智能必须是可控且有益的,应包含三个特点:利他,人的利益高于机器的利益;谦卑,机器不能自以为是;尽心,机器能读懂人类的偏好。
这正是全球人工智能学者面向未来努力的一个方向,如何从技术、伦理、法律法规等多个层面对人工智能的发展进行规范,发展“负责任的AI”。
确保“科技向善”的伦理导向,是新兴技术深度融入社会的重要前提。王志刚表示,科技创新通常走在道德伦理规范之前,新兴技术和颠覆性创新有可能带来不可预知的道德和伦理风险。人们既要重视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的技术属性,也要重视其社会属性,在数据共享、隐私保护、生命伦理等方面建立国际合作与对话交流机制,共同研究新兴技术对现有社会治理体系的影响。
作者:首席记者许琦敏 记者沈湫莎
编辑:吴金娇
责任编辑:任荃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图片:本报记者袁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