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人员对近30种灵长类动物的基因进行了调查,结果他们发现,虽然现代灵长类动物体内用于消化壳多糖的CHIA基因数量非常少,但并不是没有,这也意味着人类完全可以消化掉昆虫。
你今天早餐吃了什么?昨晚的晚餐又吃了什么?虫子估计都不在你的菜单。不过,来自罗格斯大学的研究人员日前刊文解释了虫子应该被当做人类食物来源的原因。文章并不只是谈到了虫子饮食的好处,另外它还指出,人类体内实际上本身就有吃虫子的想法,只不过大部分人都没有充分发现这项潜能而已。
忽略人类看似没有吃虫子的天性,研究小组着手研究虫子是否适合灵长类动物和人类的消化系统。
罗格斯大学博士研究生、该项研究的首席作者Mareike Janiak解释称,长期以来普遍的看法是,哺乳动物没有产生能够分解昆虫外骨骼的酶,所以它们被认为很难消化,但他们现在从蝙蝠和老鼠的研究发现这个观点是错误的。
据了解,被认为很难消化的昆虫外骨骼部分叫壳多糖。研究中,科研人员对近30种灵长类动物的基因进行了调查,结果他们发现,虽然现代灵长类动物体内用于消化壳多糖的CHIA基因数量非常少,但它们至少都有一个复制该基因的能力 ,这也意味着人类完全可以消化掉昆虫。
Janiak指出,由于一些灵长类动物开始进化得更大、更喜欢在白天活动,于是主要的饮食对象变成了水果、树叶等,而昆虫对于它们来说变得不再像以前那么重要,随之而来的是消化酶也发生了变化。
编辑:储舒婷
责任编辑:顾军
来源:科学解码 图丨文汇报资料库,摄影:袁婧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