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有金属冶金及材料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李东英,2020年9月22日在京逝世,享年100岁。
李东英,1920年生,北京市人,1948年毕业于北京辅仁大学。原国家有色金属工业局高级工程师,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李东英是我国稀有金属工业的开拓者之一、我国第一个把稀土应用到农业领域的人。
其时,被称作“工业维生素”的稀土和其他的稀有金属因其本身含量稀少、难以提取和分离,成为亟需跨越的难关。
李东英受到重托,分别于1951年至1953年、1956年至1958年,两次出国进修有色金属(即铁、锰、铬以外的金属)选矿和稀有金属冶金技术,同时从1952年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有研总院)建院之初便一直担任领导职务,组织并带头进行科研攻关,培养了大批优秀科技工作者和管理人员。
20世纪60年代,在普遍质疑“不可能”的情况下,李东英首创在粮食、经济作物上使用稀土元素。实践证明,稀土元素能提高农业产量,稀土农用延续至今。
据中国工程院资料,他主持研究成功30余种稀有金属的生产方法,保证“两弹一星”等军工和大规模集成电路等尖端技术所急需的新材料;主持钛应用推广工作,经济效益显著;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主编大型丛书《有色金属进展》40卷。
如今许多公众耳熟能详,钛既是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的“太空金属”,又因为具有人体组织相容性,可用于制造假肢、实施心脏手术等。第一次向国内民众普及钛的作用的,正是由北京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摄制、李东英担任科技顾问的科教片《崛起的第三金属——钛》。该片于1986年荣获第6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科教片”奖。
李东英曾自况,他把前一半时间献给了稀土工业,后一半时间献给了稀土农业。
在外界普遍质疑的情况下,他率先提出、并组织实施了将稀土微量元素用于农业生产实际的科学研究,通过对照实验证明,施用稀土确实能令农作物显著增产,并改善品质、提高抗疫性;上世纪80年代末,他开始在全国范围内示范和推广稀土农用,至上世纪90年代初,已逐渐从种植业扩展至林业、牧业和养殖业,使中国在世界上率先实现了稀土农用的产业化。当时,李东英已经超过退休年龄十余年,但他说过:“只要我还有用,我就不会回避工作。”
晚年的李东英,凭借“国家十二个重要领域技术政策的研究”“1986-2000年全国科技长远规划前期研究”,两度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组织编纂大型丛书《有色金属进展》40卷。
2005年起,他开始担任有研总院技术经济咨询委员会主任,在学术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悉心指导;2009年,任中国工程院“我国有色稀有金属材料的现状及发展战略研究”项目顾问。
他向中国科协“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捐赠了自己从20世纪40年代末至90年代初的工作笔记,凡4万页,被视为“我国稀土科研事业发展的完备史料”。
2014年6月26日的《新闻联播》播送了他的事迹。面对镜头,94岁高龄的李东英说:“‘国家的需要、组织上的需要,就是你自己最大的需要’,这是我的人生观。现在让我做(选择),我还这样选择。”
可以说,李东英一生致力于将所学与国家建设相结合:“只要国家需要,我随时可以换专业、换项目、换工作单位。”
编辑:李晨琰
责任编辑:顾军
图文来源:综合自光明日报、南方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