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部2020年科普援藏团队合影
2020年9月14日到20日,上海市科委、上海市浦东科经委、中科院上海分院、上海科技馆组成的上海科技系统科普团队及国内多家科普单位共同受邀参加科技部2020年全国科技活动周重大示范项目——科普援藏活动。
从踏上雪域高原的一刻起,科普援藏队员们就时刻接受着身体的考验与心灵洗礼:除了要克服头痛、乏力、呼吸困难、呕吐等高原反应,还要针对临时调整的行程及时调整工作计划,制作新的科普表演道具,修改教育活动方案。此次行程从海拔5190米到2950米,跨越了不同植被带,深入到中小学、大学、乡村社区以及博物馆。
为了把最优质的科普教育资源带给西藏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大家克服困难,深入西藏腹地,跨越2市4区县,奔赴1个科研观测站、3所中小学校、1所高校、1家博物馆,5天内共计开展座谈会2场,科普讲座2场、DIY活动5场,科普实验表演10场,科普讲解1场,现场受众近千人次。期间上海科技馆还与西藏自然科学博物馆签订共建合作框架协议,并邀请中科院国家野外台站的科学家入驻“上海科普大讲坛”。
捐赠科普物资,送教科普活动
在日喀则白朗县举行的“科技部2020年科普援藏活动启动仪式”上,上海市科委捐赠了科普实验室,上海科技馆则联合上海科普教育发展基金会和多家馆企合作单位——巴斯夫、3M、睿宏文化等企业,共同向当地中小学捐赠了上海科技馆原创科普图书、科普实验套件、文具套装等共计92箱物资。
上海市科委、上海科技馆捐赠科普物资
与获赠上海科技馆原创科普图书、文具的青少年合影
除了科普物资,团队成员还奉献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细分受众的科普教育活动,有分别面向科普工作者和青少年学生的科普讲座,还有分别面向小学段、初中段和全龄段的科普实验表演、科普剧、科学课程、DIY活动和科普讲解。在日喀则白朗县中学、亚东县实验中学的教室里,上海科技馆科普辅导员演出的《结构的力量》、《声音与音乐》、《奇妙拓扑》等科普实验表演和《牛顿的故事》科普剧节目激发了孩子们强烈的好奇心,积极举手热烈互动,发出阵阵欢呼,教室和楼道里,挤满了各个班级的学生。在亚东县中学,中科院上海分院科普处章文峻处长做了《为什么要学科学》的专题讲座,用生动鲜活的案例,引发孩子们思考科学的价值与意义。
上海科技馆科普剧表演现场
教室楼道里孩子们与援藏科普辅导员依依惜别
孩子们趴在窗口道别,喊着“老师一路平安”,让科普辅导员们感动落泪。
在日喀则亚东县实验小学四年级的两间教室里实施了《智慧精灵》立体书DIY和《齿轮联动》科学课程,现场掀起了爱科学、勤思考的高潮,孩子们认真听讲、动手制作、不断试错,最终完成作品,整个教室充满了科学探究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为了让西藏的孩子们多一些机会参与科普活动,在亚东县实验小学,团队临时调整方案,兵分几路,在多个教室同步开展教育活动。
从娃娃到阿婆,积极参与DIY活动、科学课程
在亚东县“春丕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村民活动室里,《鲸奇世界》热缩片DIY活动,吸引了社区的阿姨和阿婆们积极动手参与,看着自己动手完成的热缩片挂件,村民们纷纷露出了惊喜的笑容。《雪域神鸟——黑颈鹤》的科普讲解让村民们重新认识了这个身边的物种,明白了保护野生动物与保护人类生活环境之间的关联。科学传播的意义不仅在于学会一个科知识或明白一个科学原理,更重要的应该是激发公众特别是青少年对科学的好奇心,引导公众理解科学、崇尚科学。
立足科研抓科普
西藏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生态环境,第二次青藏高原科学考察工作的稳步推进也使越来越多的科研资源呈现在科普工作者的面前。
援藏科普团队来到当雄县境内海拔5000多米的纳木错多圈层综合观测研究站,调研研究站运行情况和野外设备情况,并与当地科研人员进行了交流座谈。
上海科技馆还邀请到中科院野外台站的顶尖科学家加入上海科技馆的品牌栏目“上海科普大讲坛”,不久的将来坚守高原科研一线的科学家将通过线上互联的方式,与观众分享高海拔地区的科学研究方法和野外观测经历,充分体现5G时代特征,传播最新最强的一手科研资讯。
在西藏大学,科普援藏团队考察了“钟扬青藏高原生物多样性研究室”,与“时代楷模“钟扬教授在藏大的同事和相关负责人进行了深入交流,并就沪藏两地科研人员深入开展科研合作达成共识,厚植钟扬种子精神和科学家精神。
调研钟扬青藏高原生物多样性研究室
上海科技馆与西藏自然科学博物馆签约并赠送科普衍生品
在西藏自博科学博物馆教育活动室,科普教育人员培训和交流活动同步进行。上海科技馆科普辅导员倾囊而出,与西藏自然科学博物馆的同行深入交流,无私分享了科普实验表演、科学课程、DIY等教育活动课件,并将部分教育内容纳入了西藏自然科学博物馆的教育活动资源。三个小时的培训成果在随后西藏科技厅举行的报告会之后就进行了展示,两位西藏自然科学博物馆的科普辅导员表演了刚刚学会的《结构的力量》,获得现场观众的一致好评。
作者:沈湫莎
编辑:顾军
责任编辑:许琦敏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图丨受访方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