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传统的旅游打卡地之外,越来越多的长三角城市正在向世界递出另一张更具时代标识的城市名片:从“上海光源”到无锡的“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从合肥的“人造太阳”到杭州的超重力离心模拟与实验装置——透过这一个个新近崛起的科学地标不难发现,随着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与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这两项国家战略的深入推进,一种聚合叠加效应正在形成。
最新发布的长三角区域创新协同指数显示,从2011年的100.00分(基期)至2019年的204.16分,总体指数得分已经翻番,同比增长11.17%,年均增速达9.33%。
长三角地区地缘相近,资源禀赋互补,是我国科技创新合作活力最强、频率最高、交流最密切的地区之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实施一年多来,区域创新共同体建设按下“快进键”,跑出“加速度”:2019年,相互间合同输出共计14128项,合同金额近431.93亿元;联合争取国家重大攻关项目超过100项,获批经费超过18亿元,取得一批重大科研成果。
聚焦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沪苏浙皖三省一市集合优势科技力量“握指成拳”,加大协同攻关力度,勇当科技和产业创新的开路先锋,以高水平科技供给支撑全国高质量发展。
超前布局下好先手棋
不仅要提供优质产品,更要提供高水平科技供给
位于上海松江区佘山镇的G60脑智科创基地近日启动二期建设。除了规模升级,一二期项目联动的志向更为远大:建成后将成为国际一流灵长类脑科学与疾病模型研发中心、高水平类脑人工智能技术转化中心,进而成为长三角创新药物、医疗器械及智能技术产业的辐射源点。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变,更加凸显了加快提高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的紧迫性,必须超前布局下好先手棋。长三角区域汇集着全国近1/3的研发经费支出、1/3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1/5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高新区。作为全国创新资源的高地,上海和长三角区域不仅要提供优质产品,更要提供高水平科技供给,支撑全国高质量发展。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学术主任蒲慕明用“知天气、接地气、聚人气”来描述G60脑智科创基地的战略定位:一方面瞄准国际科技前沿,推进重大原始创新和关键技术突破;一方面聚焦产业,以点带面,助推脑疾病医疗、类脑智能等产业在长三角集聚发展。此外,基地还希望在此打造脑科学与智能技术的人才高地。
更重要的是,松江区是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的起点和策源地,在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龙头”部署一流创新项目,其强大的创新生态影响力必将沿着G60科创走廊向外辐射,赋能整个长三角区域的创新链和产业链。
未来,一个城市群在全球的定位,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区域内各城市间的智能协同力和创新要素的智慧组合力。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所长石谦认为,长三角一直以产业配套能力强而著称,近年来正从同质化竞争向同城化合作转变。
在最尖端的量子通信领域,长三角已形成创新链上不同节点的错位协同。上海市组建量子科学研究中心,在新型量子材料与关键量子器件等前沿方面开展研究;南京大学在超导量子计算和模拟基础研究方面国内领先;浙江阿里巴巴达摩院完成第一个可控量子比特的研发工作;安徽全力支持中科大在量子通信领域领跑全球。
协同创新打造增长极
1+1+1+1>4,为我国参与国际分工贡献长板
今年二季度,华虹集团营收跻身全球晶圆代工厂前十。去年9月,无锡华虹七厂实现建成投片,不仅进一步扩大了华虹生产规模,也提升了无锡通用半导体制造的竞争力。
作为我国集成电路行业龙头企业,华虹集团一直在“中国芯”的发展中扮演着关键角色。规模对于芯片产业意义重大,要进一步提升在全球集成电路产业版图中的地位,华虹必须走出上海,将自身融入更广阔的空间,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为此提供了最佳机会。
事实上,走出上海、融入长三角的背后,还蕴含着深层次的协同效应。华虹无锡基地聚焦物联网芯片制造,这使得沪锡两地的产业链形成了完美衔接。未来,华虹集团在上海将以追求芯片极致微小化为目标,努力追赶世界一流工艺;而在无锡,则更强调靠特色工艺提升芯片性能。如此一来,长三角区域内的芯片产业布局,不仅有对接,更有错落,而上海则发挥着龙头带动作用。
作为全国最大、世界居前的超大城市群之一,以龙头企业、重大项目为引领,长三角正通过协同创新构筑超级产业集群,打造强劲活跃增长极。当然,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不只是一道简单的加法——在空间的联通、规模的叠加之外,长三角更需要做的,是通过内在机制的相互融合、各自优势资源的充分对接,实现“1+1+1+1>4”的效果,为全国发展、为我国参与国际分工合作贡献长板。
随着物联网产业的快速发展,传感、存储、计算(简称“感存算”)一体化是未来发展趋势。在今年6月举行的第二届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高层论坛上,由三省一市共建的面向物联网领域“感存算一体化”超级中试中心签约。
长三角是中国物联网产业的发源地和技术策源地,在错位发展过程中,三省一市在物联网产业上形成了优势互补格局。其中,上海嘉定区着眼于弥补智能传感器“中国芯”短板,正在着力打造上海智能传感器产业园,已有投资额超过300亿元的项目签约入驻;江苏无锡作为我国物联网“首航之城”,拥有全国唯一的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浙江杭州依托云计算、大数据产业领先优势,发力智慧城市建设,在全国率先建成城市“数据大脑”;安徽合肥在打造物联网产业生态同时,着重吸引先进计算、高端芯片等项目入驻。据悉,该项目将通过沪苏浙皖分工合作,共建跨区域超级中试中心,实现四个千亿的产业集群,打造全球物联网产业高地。
共建共享激活创新生态
“仪器网”“创新券”释放中小微企业活力
今年初,当浙江湖州的安美德公司由于原料供应不足而面临停产时,一条求助信息发布到了G60科创云平台的“G60共同抗疫”专区上。长三角G60联席办工作人员当即联系原料供货商所在的嘉兴市,在各部门通力协调下,第二天上午就解决了企业的燃眉之急。
在科技资源流动和配置上,长三角正在编制一张越来越紧密的“网”,共建共享共用机制激活了一连串“化学反应”。目前,这张“网”上汇聚了3万余台(套)大型仪器、19个重大科学装置,加工梳理了万余条仪器检验检测服务项目,2420家服务机构实现了云上预约和共享共用——在这个被人们称为“包邮区”的区域内,科技企业足不出户就能纵览长三角科技资源信息,轻点鼠标就能预约使用。
首创于上海的科技创新券,对于中小微企业创新可谓“雪中送炭”。以张江药谷公共服务平台为例,平均每个月服务150家小微企业,每家企业的检测费约1万元,其中一半用科技创新券支付。截至目前,长三角城市群共有41个城市,其中30个城市推出了科技创新券,上海实现了与苏浙两省八地(嘉兴、长兴、海宁、慈溪、南通、宿迁、苏州、无锡)创新券跨区域互认互用。此外,上海还布局近30个国际技术转移渠道向长三角开放共享,精准对接和匹配海外科技资源,吸引海外优质成果落地长三角。
为实现从科学到技术的转化,促进重大科研成果产业化,今年6月,三省一市启动建设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眼下,中心建设方案已编制完成。未来,该中心将成为全球创新资源配置、产业技术创新和人才价值转化的枢纽,引领带动长三角区域重点产业发展,提升区域协同创新能级。
作者:任荃 沈湫莎
编辑:许琦敏
责任编辑:任荃 | 摄影:本报记者袁婧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