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抗糖论”火遍了大江南北,从无糖饮料、抗糖化护肤品再到脱糖电饭煲,似乎全世界都在抗糖。对于爱美女性而言,抗糖防衰老更是成为了护肤新秘籍。那么,糖真的是“洪水猛兽”吗?抗糖论到底是有据可循还是违背科学事实?
8月17日,《食品科学与营养学评论》发表了由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带来的一篇评论,为我们揭开了这个答案。
作者列举了大量的跨学科研究,阐明了关于饮食糖的一些误解、谬论和事实,以此证明“抗糖论”与既定的科学事实背道而驰。
需要说明的是,文章中的术语“糖”包括单糖、二糖和其他含热量的甜味剂(例如蜂蜜、糖浆和果汁)。二糖、其他热量甜味剂和糖聚合物(例如谷物、水果和蔬菜中的淀粉)在吸收前需要被消化成单糖,这是大多数人饮食能量的主要来源。
在评论中,作者首先为“添加糖”正名:糖分子,无论是自然存在于食品和饮料中的,还是在加工过程中“添加”其中的,在化学上都是等效的,并且具有相同的生理作用。这意味着,母乳中的葡萄糖分子与婴儿配方奶粉和其他含糖饮料中的葡萄糖分子相同;而水果和蔬菜中的果糖分子与蜂蜜和食用糖中的果糖分子也是相同的。
因此,“添加”糖和“天然”糖之间的区别在科学和生物化学上都是毫无意义的,而在科学或健康领域使用“添加糖”一词具有误导性。然而,该术语在大众和社交媒体中的普遍使用导致“添加糖”成为“营养的恶棍”,使公众对糖与健康关系的理解产生了不明智的变化。
对于公众认为的糖会引起肥胖症,作者认为,这是一种悖论。
例如,有些国家的糖和含糖甜饮料的消费量下降后,肥胖和代谢性疾病反而增加了。在澳大利亚,糖/甜味剂的供应量从1961年的56.2千克减少到2013年的46.1千克,下降了18%,而肥胖的患病率从20世纪60年代的<5%上升到2015年的28%,增长超过450%。英国和美国也存在类似的情况。
▲美国甜味剂的相对变化和肥胖、严重肥胖和糖尿病的患病率
相反,在瑞士,糖/甜味剂的使用从1961年的53.5千克增加到2013年的60.41千克,增长了13%,而肥胖率仍然位居世界最低。
这些明显的“悖论”表明:糖和热量甜味剂与肥胖症和代谢性疾病没有时间或因果关系。
更重要的是,大量严格的多国证据驳斥了以饮食为中心的简单化理论:认为糖和高热量饮料中过量添加的HFCS(高果糖玉米糖浆)可能在肥胖流行中起作用。
作者认为,饮食只是人体摄入的东西,而营养状况才是该个体的生理结果。由于每个人的新陈代谢和营养能量的分配都是独特的,因此“饮食”本身不能成为肥胖症和心血管疾病病因的决定因素。换句话说,引起代谢性疾病的原因是生理状况而不是食物和饮料。
这一事实解释了为什么不同的人食用相同的饮食会对营养、代谢和健康产生不同的影响,以及为什么某些人在维持代谢健康的同时可以消耗大量的糖和其他碳水化合物,而不幸的人则会出现肥胖和/或2型糖尿病。
哺乳动物的身体是一个“生态系统”,细胞在这其中竞争卡路里。细胞的类型、数量和代谢活动决定了人体的卡路里摄入量、能量消耗和营养分配。因此,所消耗的卡路里数量以及这些卡路里在合成代谢、氧化和/或储存中的分配不是由饮食糖本身或“饮食”的任何其他成分决定的,而是由细胞性和代谢需求产生的细胞间竞争决定的。
作者强调,体育锻炼是代谢通量和胰岛素敏感性的主要可调节决定因素。因此,体育活动的减少导致骨骼肌能量通量的减少,从而引起不同类型细胞之间卡路里的不对称竞争和病理性养分分配。体内的能量稳态被打破,引发代谢问题和心血管疾病也就不足为奇了。
总结来说,作者认为肥胖和心血管疾病患病率的增加并不是由饮食糖或任何其他食品和饮料引起的,而是由运动缺乏引起的。
编辑:李晨琰
责任编辑:许琦敏
来源:生物探索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