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十人的“业余”编辑团队、办刊启动经费靠主编“自掏腰包”、“学术大牛”的来稿时常被拒……无论从哪个角度看,上海交通大学创办的英文学术期刊《纳微快报》都有点“不走寻常路”。然而,就是这样一本“另类”期刊,其影响因子从2跃升至12,只花了七年。
在材料学科领域,影响因子12意味着什么?据国际权威机构科睿唯安近期发布的《期刊引证报告》,在全球收录的314本SCI材料学期刊中,《纳微快报》排名21,同时也是九本影响因子破10的中国期刊之一。而在今年CiteScore的数据库排名中,《纳微快报》在全球120本材料学期刊中《纳微快报》位列第四。
“这些年来我们始终坚持做的一件事,就是以原创性作为筛选论文的第一标准,认真对待每一篇投稿。”上海交通大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亚太材料科学院院士、《纳微快报》主编张亚非说,这条路他们走对了,或许为中国本土期刊“破圈”趟出了另一条路。
从投稿到刊发平均65天,“中国速度”成“吸粉”利器
“你们处理稿件的速度这么快,审稿意见相当专业,编辑也很耐心,以后有好稿一定先投给你们。”当山东大学药学院副院长张娜教授看到自己的文章精美地刊发在《纳微快报》的网站上后,由衷地向期刊编辑部主任张丽英表达了感谢。这篇论文从投稿到刊发只用了68天,比业内平均水平快了近一个月,如此速度让张娜体会到了什么叫“高效”。
通常,快则三个月、慢则一年多,是一篇论文等待“出生”的时间。初筛、第一次给审稿人审稿、将审稿意见反馈给作者、第二次给审稿人审稿、给编委审稿……一篇好论文的背后,离不开作者、编辑、审稿人、编委之间数不清的琐碎交流,有时耗费了太长时间,原本领先的原创成果失去了首发权。
如何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加快审稿速度?《纳微快报》编辑部进行了一些流程优化:增设审稿人打分机制,适时发送邮件“提醒”,组建一支庞大、专业且高效的审稿专家库和一支高水平的编委队伍。据张亚非介绍,《纳微快报》现有编委81名,其中国际编委占比51%,审稿人来自5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外国专家占比62%。
更重要的是,无论编辑、审稿人还是编委,全都是奋战在一线的科研工作者。“他们整天和科研、实验打交道,看论文是他们再熟悉不过的日常生活。”张亚非说。
依靠这些“秘诀”,《纳微快报》编辑部实现了三五天完成初筛,平均23天走完第一轮审稿,平均65天完成稿件刊发的“中国速度”。而高效也成了这本期刊的“吸粉”利器,几乎每一位在《纳微快报》上发表过论文的学者,都表示会继续投稿。今年上半年,《纳微快报》接收到的来搞已超过去年全年,预计年底可达2000篇,这个数量是创刊初期的20倍。
坚持一视同仁,被退稿的“学术大牛”转手当起了推介人
随着影响力的提升,《纳微快报》投稿人中的“大咖”越来越多。
不久前,张丽英收到了一篇投稿,这篇论文在一审时并没有获得审稿人的青睐。当张丽英把退稿意见委婉地发给作者时,几分钟后就收到了他“气势汹汹”地邮件询问:“你们凭什么觉得论文的原创性不足?”几番沟通后,作者仍未消气,并“威胁”要退出编委会。
编委会?张丽英这才去查作者名字,原来他是一位澳大利亚的知名教授,不仅是全球高被引作者,而且还是期刊编委。不过在编辑团队看来,决定一篇论文能否发表的并非是投稿人的身份,文章质量才是刊物的立身之本。据此,编辑部宁可冒着失去一位名编委的代价,坚持退稿。
这样的事,在《纳微快报》并不鲜见,有时编辑部甚至不知道被他们拒绝的是“学术大牛”。可是,期刊的“人缘”却越来越好:一位被退稿的院士做起了免费推介人,他将《纳微快报》的相关链接转发给100多位朋友;而曾经“威胁”退出编委的澳大利亚教授不但表示愿意继续留在编委会中,还邀请国外同行一起投稿。
“当圈内人都知道我们的办刊标准,就会把好文章投给我们,因为被杂志录取本身就是一种肯定。”张亚非说。
自学排版、自建网站,“业余”团队也能办出顶级期刊
闯入“影响因子破 10”方阵,张亚非坦言,《纳微快报》的创办纯属无心插柳。11年前,全球纳米科技发展风起云涌。张亚非的课题组做出了好的成果,却找不到适合的国内期刊发表,国外投稿又屡屡碰壁,而且有类似经历的课题组不止他们一个。于是,张亚非和同事们决定自己创办一本高水平科技期刊。
没有办刊经验,课题组成员从同行中请来“前辈”跟着学,还自学了排版和自建了网站。仅仅一个星期,课题组就搭建起了《纳微快报》的框架;从第二期开始,外来稿件就占了一半以上。
这本完全由一线科研人员创办的期刊,很快引起了校方上海交大的关注,并给予了多元化、全方位的支持。此后,《纳微快报》期刊相继获得“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与“上海市高水平高校学术期刊支持计划”的支持。借助这些扶持资金,《纳微快报》开发了英文数字出版平台,并与国际知名出版机构“斯普林格-自然”合作,以开放获取的方式出版,由此获得了更广的国际发行渠道,国际影响力得到快速提升。
自己办刊后,张亚非对于“期刊就是学术话语权”有了更深的认识。近年来,中国科学家在《纳微快报》上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中外科学家的论文发表比例已达1:1,一批青年科学家在这里第一时间发表了他们的原创性成果。如果没有这本本土期刊,他们可能会转投国外杂志,或许会经历超长“拉锯战”,或许只是拿着等待的“号码牌”。
“和我国每年庞大的科研产出相比,国内高水平科技期刊的数量还是太少,大力发展本土科技期刊,培育更多世界一流期刊,事关国家的科技竞争力。”张亚非说,作为一本从上海创新土壤中成长起来的本土学术期刊,《纳微快报》将沿着专业之路继续向上走。
作者:沈湫莎
责任编辑:任荃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