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人员在进行风云四号02星多通道扫描成像辐射计定标试验
3月底,风云四号02星载荷正样交付卫星总体;这几天,风云三号05星载荷的真空罐大测正紧锣密鼓地筹备;嫦娥五号载荷开始加电测试……从去年年底至今,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多个科研团队抓紧分分秒秒,排除疫情影响,确保国家重要任务保质量、按节点完成。
“我们有很多团队都坚守在各类大型试验一线,没有因为新冠疫情而暂停研制进度。”上海技物所所长丁雷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得益于上海企业及时复工复产、全力以赴赶工,目前风云三号、风云四号、嫦娥五号等重要载荷均已按节点完成。
“没打算过的春节”很多人主动留在岗位上
“按项目节点要求,从去年年底开始,我们的研制计划就已经排满,并精确到每天、每小时。”丁雷说,在参与航天任务的科研人员心中,只有“节点”的概念,没有“过节”的打算。
从今年元旦开始,风云四号02星载荷研制共有六个大型试验,最长的一个需要35天,因此很多科研人员早就跟家里人打好招呼“今年可能没法回家过年了”。
这一巧合反倒减轻了疫情对项目推进的影响。春节期间,正逢风三05星、风四02星载荷研制的大型试验最紧张时段。
▲风云四号02星干涉式大气垂直探测仪定标实验
真空定标试验是载荷在交付总体之前最重要的试验之一,这是模拟载荷在太空恶劣环境下,在轨真空状态中,观测接近绝对零度及地球的辐射目标,是仪器性能的最重要测试。风四02星多通道扫描成像辐射计主任设计师韩昌佩说,这场试验一旦开始,中间就不能暂停,必须24小时有人值守,“除了安排两名成员全天候值守外,每天还有五到七人参与试验,整个过程参与者不下五六十人,为了保证产品质量,容不得一丝马虎”。
试验在闵行区的一家航天单位内进行,科研人员必须遵循各项严格的防疫措施。尽管天气寒冷,还时有阴雨,他们不得不在露天吃盒饭。冷风刺骨和试验热火朝天的感觉,让第一次参加定标试验的黄显芮印象深刻。
任务完成得益于及时复工复产
3月份,多通道扫描辐射计、大气垂直探测仪、快扫成像仪三台载荷顺利完成,安装上风四02星卫星平台开始整星联测。风四01星在去年台风监测、今年凉山火灾监测中都发挥了很大作用,“这是我们最值得骄傲的成就。”丁雷说,由于大气垂直探测仪的加入,实现了交互式“观测-预报”新模式,去年台风路径预报精确度比以往提升了数十公里,按科学家测算可以减少数十亿的经济损失。因此,他们也期盼02星升空,为我国气象事业服务。
▲风云三号05星中分辨率光谱成像仪正样红外通道低温光校试验
“载荷能按节点完成,还得益于上海及时的复工复产。”风三红外高光谱大气探测仪Ⅱ型主任设计师顾明剑告诉记者,风三05星红外高光谱大气探测仪的辐射制冷器有一个大尺寸反射抛物屏,研制难度非常高,成品率难以控制,上海一家科技公司接受委托,一直在进行研制。可正在加工的关键阶段,遭遇了疫情。疫情防控及复工前的人员隔离严重影响了公司员工及时到岗,于是这家企业老板亲自上阵,与科研人员一起赶工生产,保质完成任务。在研制中,科研团队通过与嘉定区的一家企业合作后,大胆采用新工艺,突破了原有技术路线,体现上海“智”造的能力。
嫦五载荷“待命”三年再启动
继嫦娥四号成功着陆月球背面,嫦娥五号将携带月壤返回地球的“奔月之旅”也令无数人期待。其实,这次随嫦娥五号上天的激光测速敏感器、激光三维成像敏感器、激光测距敏感器和月球矿物光谱分析仪,早已完成正样。“我们一直在等待任务完成。”嫦娥五号激光测距测速敏感器主任设计师黄庚华说,终于等到了整星测试启动的指令。前几天,他们刚给载荷完成整机加电。
“由于疫情防控,需要根据防疫需求重新安排。”嫦娥五号月球矿物光谱分析仪主任设计师何志平介绍,比如为确保载荷在北京的各种测试,他们安排专车来回,途中不住宿,“虽然长途奔波非常辛苦,但为了任务还是值得!”由于团队还同时负责另一个型号的载荷,任务非常紧张,甚至连后半夜都排上了试验任务。
虽然因为疫情防控需要为载荷付出更多辛劳,“但想到嫦娥五号终于等到了任务启动,中国探月‘绕、落、回’的三部曲即将实现,心里就充满兴奋与期待。”黄庚华说。
作者:许琦敏
编辑:张鹏
责任编辑:任荃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