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前一片荒凉,蓝色的地球悬挂在远处的繁星天幕之中。转过身,炽烈的太阳让人不自觉迷起了眼睛。抬起脚跨步,快速起跳又缓缓落下的感觉让人意识到这是在月球上……
在正在举行的第21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中国科学院展区,戴上VR头盔和眼镜,就能穿越时空,提前“窥探”人类月球基地的神秘。
嫦娥四号探测器停驻在基地边,玉兔二号巡视器刚执行任务回到基地;不远处的帐篷是基地建造者们的住处,太阳能发电机为保证它的舒适环境而努力工作;玻璃搭建的巨型植物生长温室内,植物正在生产人类需要的氧气和食物;返回舱矗立在营地旁,随时准备载着开拓者们回到美丽的地球家园……
今年的工博会上,中科院展区围绕“区域创新,协同发展”的参展主题,向公众集中展示了37家单位的110余项创新成果项。
其中,“月背软着陆激光导航避障敏感器”和“新一代全景动态PET-CT”2项成果分别荣获了中国工博会大奖。
▲ 月背软着陆激光导航避障敏感器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月背软着陆激光导航避障敏感器”是荣获本届工博会大奖的优秀展品。该展品是国际上首次投入月背区域软着陆任务的高精度实时导航与三维避障载荷。该展品保障了2019年1月嫦娥四号探测器在月背南极-艾特肯盆地冯?卡门撞击坑区域的安全着陆,主要技术指标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在中科院展区,同样获得大奖的还有来自中科院的长期合作伙伴上海联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的“全景动态PET-CT uEXPLORER探索者”。
▲“全景动态PET-CT uEXPLORER探索者”
作为世界首台全景动态 PET-CT,“探索者”(uEXPLORER),具有近两米的超长轴向扫描视野,实现了一个床位完成从头到脚的全身动态 PET-CT 成像,设备灵敏度达传统PET-CT的30-40倍,并具有2.9mm超高分辨率。据悉,“探索者”最快可以实现全身 30 秒显像,而传统的PET设备耗时需要20分钟,是其40倍。 “探索者”支持 1/40 注射药物剂量下的超低剂量成像,为临床诊断和科研探索提供强大创新平台。
此外,该设备独有的实时全身动态成像,让人类第一次实现以肉眼清晰观测药物注射后在人体血管内流动、扩散、最终被组织器官摄取并代谢的全过程。这将为肿瘤在全身的微转移检测、个性化精准诊疗、新药研发以及人体生物机理研究提供丰富想象空间。
荣获本次工博会获新材料专业奖的创新成果还包括中科院上海光机所“大尺寸高性能红外玻璃”。该成果攻克了光电对抗用大尺寸红外玻璃领域内的世界性科学技术难题,打破了西方对我国技术封锁和高性能产品禁运,满足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公共安全、空间科学、智慧城市等重要领域。
▲红外玻璃不仅能透过可见光,还能让波长在780-5000纳米的近红外、中红外光透过。它可以发现刚冒出小火星的火情,还能够让无人驾驶汽车的夜间监视更灵敏,有着广泛的用途。
中科院展区里,国家天文台的“FAST用大芯数、超稳定、弯曲可动光缆” 荣获本次工博会新材料专业奖。该成果保证了500 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的工程需求。此外,该成果将光缆的静态使用推向运动应用这一个全新领域,带动了光通信整个产业链发展。
中科院按展品专业领域及功能专门设置了高端科学仪器设备专区、重大科技工程展示区(嫦娥四号关键载荷技术与设备专区)、中国科学院科技服务网络(STS)区域成果展示区、创新技术与产品区及区域创新平台区四大主题板块,集中展示了中科院下属20余家单位的65项创新项目。
其中,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的一种全新光电倍增管,以其高量子效率和低成本,在国际上独树一帜。目前已成功应用于大亚湾、江门中微子实验,还可用于羊八井宇宙线的研究,以及开展气候、空间天气等方面的研究。
▲一种基于微通道板型的全新光电倍增管,,国际上尚无同类产品或设计,在未来太空探测领域,以及高能物理探测、光谱学、环境监测、生物技术、医疗应用、射线测定、资源调查、等离子探测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在宁波材料所的展台上,还有一辆“国礼”自行车。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三次峰会期间,一辆定制的凤凰自行车被作为国礼,由我国赠送给主办国阿根廷。
值得一提的是,该自行车轮胎拥有低阻力、防扎、防爆等优点。这是中策橡胶集团有限公司提供的白色朝阳牌超轻一体胎。而研发出这种轮胎产品相关技术的就是由中科院宁波材料所。
作者:许琦敏
视频制作:许琦敏
编辑:许琦敏
责任编辑:任荃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