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彼青琅玕,檀栾蔚深秀。坐卧于其中,清风满怀袖。
——常纪《竹林避暑》
古时候,没有空调,苦人如何度过酷热的夏天呢?
原来,那时候的古人最喜欢去的避暑胜地就是小竹林。
寻一片幽静的竹林,听风吹过竹叶刷刷的声音,霎时间,凉爽由表及里,简直堪比“空调房”。
为什么竹林会成为“空调房”呢?一是因为夏天阳光强烈,竹子进行光合作用时吸收大量的太阳能。
同时,竹林中水分充足,空气相对更加湿润,人体感觉更为舒适。
此外,植物要通过蒸腾作用将热能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出去,蒸发会带走周围环境的大部分热量,从而降低空气温度。
当然,除了小竹林,聪明的古人还发明了许多避暑妙招,今人不妨跟着古诗词来学习一下?
冰鉴送爽
沈李浮瓜冰雪凉。
竹方床,针线慵拈午梦长。
——李重元《忆王孙·夏词》
无论古今,能够在炎炎酷暑吃到一口冰镇冷饮无疑万分幸福。炎热夏季的慵慵午后,享用着投放在井里用冷水镇着的美味瓜果,冰爽的感觉简直无法用言语形容。
智慧如古人甚至还发明了“冰鉴”。冰鉴最早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分为内外两层,外层放冰,内层用于冰镇蔬果,外壳上再开几个孔往外排冷气,简直能当“冰箱空调一体机”了。
湖上泛舟
西湖避暑棹扁舟。
忘机狎白鸥,荷香十里供瀛洲。
——曹冠《宴桃源》
提到避暑,戏水绝对是不可或缺的消夏方式之一。
夏日傍晚,泛舟湖上,采莲赏荷,清凉的湖水岂能不降暑三分?再约上三两好友,同享游湖之乐,其“小资”程度不亚于如今之下午茶。
湖边避暑跟竹林避暑的道理一样,也是由于水分蒸发带走热量,因此人在湖边或江边,自然会感到格外凉爽。
▲古人避暑时,也是利用房屋结构,比如屋檐等,来进行降温的。上图为杭州西湖集贤亭。
心静自然凉
热散由心静,凉生为室空。此时身自得,难更与人同。
——白居易《销暑》
古人深知“心静自然凉”的道理。
在我国最早的医学典籍之一《黄帝内经》中,就已提到夏季要“使志勿怒”,即保持愉快心情。
静坐在庭院中,屋子里也无需放置太多杂物,让身体放空,不去想人世间的纷繁琐碎之事,此时,窗边自有清风徐来,只觉神清气爽、怡然自得。
(资料来源:中国天气网)
编辑:金婉霞
责任编辑:任荃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