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着“允许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上市”的政策,港交所终于创造了历史。
10月31日,信达生物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发行价13.98港元,募集资金总额33亿港元,是目前全球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未盈利生物制药公司IPO。
▲10月31日,信达生物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创始人兼董事长俞德超现场敲钟
大健康风口里,生物医药是创业门槛最高的领域。在这个“窄门”里,合适的投资标的并不多。所以,甫一创业,信达生物成了备受众多投资机构追捧的“幸运儿”,君联资本、高瓴资本、淡马锡等先后下注信达生物。此次上市,红杉资本、惠理集团等10家机构成为信达生物的基石投资人。
随着信达生物上市,董事长俞德超也实现了人生的三连跳,他的人生轨迹从浙江山村开始,从一个放牛娃变成留美科学家,最终成为一家香港上市公司的董事长。根据俞德超的持股数量,他目前的身家约30亿港元。
“每个人的一生都会面临多次选择,关键是不忘初心、无愧于人”,俞德超说。放牛娃变科学家
18岁之前,俞德超是地地道道的放牛娃。
1964年,俞德超出生在浙江省天台县的一个偏僻山村,小学是在混合着5个年级学生的复式班里度过的,在初高中阶段学校还常常缺任课老师。1982年,他考入浙江林学院经济林专业,成为当地第一个走出深山的大学生。
此后,他靠着对学习的兴趣和天分,一路跨专业,从南京林业大学的植物生理学硕士,读到中科院分子遗传学博士,最终在美国加州大学博士后站,跨进了生物医药的大门。
1993年,他飞赴美国加州大学从事药物化学专业博士后研究。之后他首次在贾滴虫(一种肠道寄生虫)中建立起基因表达系统,在美国学术界引发关注,并因此收到哈佛大学的任教邀请。
“当时,美国制药行业正处于从小分子化学药到大分子生物药的历史转折期,生物药研发方兴未艾,我很想在这个领域学以致用。”此前,俞德超接受媒体采访时回忆。毕业后,他谢绝了哈佛大学的邀请,先后供职于Calydon、CellGenesis、AppliedGenetic等知名生物制药公司。
俞德超所投身的生物药领域,采用现代基因工程技术开发药物。因为药理活性高、毒副作用小,在肿瘤、糖尿病、血液类疾病等重要治疗领域应用广泛,正在成为全球制药领域争夺市场的制高点。
在上述知名生物制药公司工作期间,俞德超积累了研发经验,成为业界知名的肿瘤治疗药物专家。
但俞德超透露,“抗癌药中国造”是他在美国时最大的心结与愿望。“与家乡亲友通话,常听到一些亲友因病去世的消息,但有些病在美国有药可被治愈。而且,中国制造在各行各业能看到,唯独在生物创新药领域没有”。
2006年,俞德超迎来人生中第一个重大研发成果,他发明的“安柯瑞”是全球首个抗肿瘤病毒类创新药物。
这一年前不久,俞德超“了却心结”的另一个机遇也来了。总部位于中国成都的康弘药业集团向他伸出了橄榄枝。这让他有了多个新身份:康弘药业的副总裁、康弘药业全资子公司康弘生物的联合创始人兼董事总经理等。
俞德超加盟康弘后,便主导了康柏西普的研发计划,这是中国第一个具有知识产权的单克隆抗体新药。该药历经7年研发后最终上市,业内称其“结束了我国眼底病致盲患者无药可治的历史”。
另起炉灶的高管
就在康柏西普进入攻坚阶段时,俞德超从康弘离职了。
2010年7月6日,证监会预披露了康弘药业的上市招股书(申报稿),显示俞德超在2010年8月公司拟上市前夕离职而去,俞在康弘药业工作了近5年时间。上市前夕,重要高管,尤其是掌握核心技术的高管离职,此事不仅罕见,对于上市前夕的康弘药业更造成了不小的冲击。
康弘药业称,俞德超在任职后期因与公司在未来发展战略、新项目的选择和引进,以及部分技术上存在不同的看法,最终又因个人原因提出辞职。
上述公告充满了公关辞令,距离俞德超离职的真相或远或近。唯一可以确定的是,在离开康弘药业数月内,俞德超便创办了信达生物。
“创办信达生物是我最重要的决定。”俞德超不止一次对媒体这么说。他的观点是,中国生物创新药太少了。2016年全球销量前十的药物中,有8个是生物药,其中6个是抗体药。中国销售前二十的药物中,一个生物药还没有;中国上市的96个生物药,大多是仿制药,而且仿的是美国两代以前的药,连生物类似药都算不上。
2011年10月,俞德超创立信达生物仅2个月,就获得了富达亚洲1000万美元A轮投资。又过8个月后,信达生物再完成了由礼来亚洲和富达等2500万美元B轮融资。
2015年3月,中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出台了“生物类似物研发及评价技术指导原则”,给一直处于摸索中的中国生物制药产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俞在康弘的时候,也就是一个职业经理人”,业内人士评论。一位投资人感慨:有本事的人总想自己干一番事业吧。
企业家俞德超
“海归科学家自主创业,他是先行者”一位投资人说。他还记得第一次见俞德超,是在苏州生物纳米科技园,参加园区科学家们组织的一次交流会。那时候,俞德超因主导了康柏西普的研发,在业内小有名气。谈吐间,洪发现俞是“有企业家特质的科学家,接地气,不是阳春白雪的那种”。
“往往很多生物医药企业的带头人是科学家,对于技术特别精专,对于新药品种特别兴奋。但你跟他一聊管理,能明显感觉他在这方面有短板”另一位投资人王俊峰说,一个创新药企业要跑出来,首先创始人得是科学家,懂行;但更重要的他是企业家,知道如何把企业带大,这就得考量其制定公司战略、建班子带队伍等方面的能力,而俞德超在康弘时就是高管,更是子公司的联合创始人。
信达生物成立不久,制药巨头的“星探”纷至沓来,寻找在全球化布局中的战略合作伙伴。其中,国际制药巨头美国礼来通过对比发现,信达生物单抗新药的研发水平很有竞争力。他们提出了双方开展战略合作的要求,但前提是信达生物要建设一个达到美国礼来标准的生产基地,而礼来的生产标准比FDA还要高。
“以国际标准要求自己,将目光锁定在当今生物药金字塔顶端的单抗创新药的开发上” ,俞德超决定接受礼来的这项要求。为此,信达生物放弃了第一个国产生物类似药上市的机遇(当时信达生物旗下的一个国产生物类似药已经拿到临床批件了,但推迟了继续开发,将资源投入到礼来项目中)。
2015年,信达生物提前完成基地建设,并通过礼来的验收。同年3月、10月,信达生物两次与美国礼来达成战略合作,共获得后者超过15亿美元的资金支持,实现了中国药企第一次与全球500强企业达成高端生物药从研发、注册、生产到销售的全面合作。
就在今年3月,信达生物又遭遇了一次波折。3月27日,信达生物意外传出2月底主动撤回信迪单抗注射液的上市申请。该产品的适应症是霍奇金淋巴瘤,也是首个申请上市的国产PD1单抗。2017年12月13日,其上市申请首次获得CDE(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药品审评中心)受理。
信迪单抗注射液的上市申请撤回后,一时间“信达单抗临床试验失败、被劝退”的流言弥漫网路。信达生物澄清称,此前主动撤回申请确有此事,但会补充材料再次提交。直到4月19日,信达生物重新提交的信迪单抗注射液上市申请再次被受理。
现在,信达生物的生产链上有17个单克隆抗体新药品种,其中2个品种入选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10个品种进入临床研究,4个品种进入临床III期研究,2个产品提交上市申请。
编辑:金婉霞
责任编辑:唐闻佳
来源:微信公众号“中国企业家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