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实现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必须尽快打破现有的行政区域壁垒,破除知识流动的障碍。”昨天,在由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举办的“浦江创新论坛——2018科技创新智库国际研讨会”上,中外专家纷纷表示:长三角地区应抓住一体化发展机遇,通过科学的顶层设计,消除壁垒,促进创新要素更顺畅而有序地流动。
“长三角”更应被理解成一个经济地域概念
长三角地区是一个自然地理概念,也是一个行政区域概念,但在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视角下,它更应该被理解成一个经济地域概念。
长三角三省一市人口占全国1/6、经济总量占全国近1/4,人均GDP达到1.2万美元以上,相当于发达经济体的水平。长三角地区国际贸易总额占到中国30%以上,研发支出和有效发明专利均占全国30%以上,创新驱动发展已成为区域发展共识。
其实,早在几十年前,长三角企业就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开启“长三角一体化”进程。比如,不少世界500强企业将研发中心设在上海,而次级研发中心、产品制造基地则分布在上海周边城市;又如,奇瑞汽车总部在安徽芜湖,但研发中心则建在上海;总部在上海的振华港机,其大型设备制造基地在江苏不断扩展……
中国科技金融促进会理事长王元研究员说,长三角城市群的发展离不开长江经济带,而这都是经济地域概念,这就促使人们跳出行政区域框架来思考问题。
“利用科技创新券对使用长三角大型仪器网的企业进行补贴,既满足了浙江企业对科研资源的需求,又使上海科研单位的仪器设备得到充分利用。”浙江省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副院长刘君略显遗憾地说,这件大好事在“财政资金能否用于补贴跨省企事业单位”上碰到了瓶颈,“如果可以破除这一政策壁垒,无疑将使长三角创新资源实现更充分共享,产生更大价值”。
“人们往往只看到硅谷的成功,却很少注意到它发展过程中那么多的无序和过度竞争,这曾经也浪费了大量资源。”美国硅谷联合投资主席、首席执行官拉塞尔·汉考克认为,中国政府看到无序竞争所带来的问题,能够从更高层面进行规划布局和顶层设计,这显然是一件好事。
出台更多“需求侧”“环境面”和包容性政策
根据国务院《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长三角区域到2020年要基本形成经济充满活力、高端人才汇聚、创新能力跃升、空间利用集约高效的世界级城市群框架。
同济大学副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吴志强通过大数据分析发现,长三角的面积、人口、经济增长率综合排名已在世界主要城市群中高居第一,可说到地均GDP、人均GDP、人均专利数却远远落后于英国大伦敦地区、美国旧金山湾区城市群、日本关东—关西地区等,甚至弱于我国珠三角城市群。“这说明,未来十五年,长三角发展的主要任务就是提升品质。”他认为,一个城市群未来在全球的地位,同时取决于对群外全球资源的配置能力,以及群内各城市间的智能协同力和创新要素的智慧组合力。
“长三角一直以产业配套能力强而著称,近年来也正从同质化竞争向同城化合作转变。”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所长骆大进认为,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星期日工程师”的出现开始,创新要素的流动就在不断要求突破体制机制的障碍。
事实上,长三角协同创新是一个与时俱进、不断深化的过程。随着发展水平的跃升,长三角创新发展日趋国际化,区域协同发展诉求也日益高涨,这对长三角城市群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在中国大陆城市中,科学家最希望能够前往工作的城市是上海,最希望生活的城市是杭州;中高端人才的流动中,上海与长三角城市的交互最密切。在骆大进看来,区域竞争力最终应体现在创新体系和创新生态上,需要政府从研发管理向创新治理转变,出台更多“需求侧”政策、“环境面”政策和包容性政策。
来自以色列的资深创业者哈南·特克尔说,在以色列的创新发展过程中,政府主导起了很大作用,“为创新营造合适的生态系统,将缺少的创新元素补上,是当时以色列政府做的最主要的事情”。
作者:许琦敏
编辑:施薇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