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狗獾。上海科技馆供图
肥壮,尾短,体背褐色与白色或乳黄色混杂,四肢内侧棕色——这种名为“狗獾”的动物是上海本地现存体型最大的兽类,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近年来野生狗獾种群数量不断减少——这一城市生态预警引起了上海科技馆、奉贤区林业站两家“大调研”单位的注意。
为了提升狗獾的关注度和影响力,同时启发人们思考城市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关系,这两家单位决定联合制作一部以狗獾为拍摄对象,展现上海近年来在动物保护和生态恢复方面所作贡献的纪录片。今天,纪录片《狗獾》在奉贤区申亚生态林正式开机。据悉,该片预计于2019年制作完成。
一场“大调研”助力上海生态文明建设
纪录片《狗獾》的缘起,是今年3月上海科技馆和奉贤区林业站进行的一场“大调研”。两家单位就如何宣传保护动物,保护生态,响应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助力“长江大保护”战略作了深入探讨。4月底,上海科技馆“大调研”组一行人再次来到奉贤区,参观了申亚生态林狗獾基地,对狗獾的生存环境、种群数量及分布状况进行了实地考察。之后,双方决定合作拍摄一部以“狗獾”为主题的纪录片。
▲纪录片《狗獾》正式开机。袁婧摄
据了解,这部影片将以科研及保护人员对在奉贤开展的狗獾研究保护工作为线索,介绍狗獾的生活习性、生存环境、人文价值、保护现状等情况。上海科技馆将负责制定拍摄方案并拍摄制作,奉贤区林业站为之提供相关文献资料和场地,而华东师范大学徐宏发教授团队将对影片的科学性进行把关。
生物多样性和完整生态链向来是一个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指征。作为处于食物链顶端的兽类,狗獾在生态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上海野生狗獾种群数量的减少,为城市生态敲响了警钟。事实上,早在2007年底,市林业局就启动了狗獾保护行动计划。同时,市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站还主持启动了狗獾的本地调查,并联合华东师范大学、奉贤区林业站开展了狗獾重引入项目。而这场“大调研”,将进一步助力上海生态文明建设。
▲奉贤区申亚生态林狗獾基地中的狗獾。袁婧 摄
达到狗獾长期保持稳定生存的目标还需10年
2007年以来的这10年,奉贤区林业站和华东师范大学团队建立了一个可供狗獾生存和繁衍的栖息地。记者现场采访了解到,目前狗獾栖息地修复已基本完成,在扩大的适宜栖息地中,新改造的水系环绕了整个栖息地,沉水、浮水、挺水植物构建了丰富多样的水生环境,眼下已经在栖息地内发现了包括黑斑蛙、饰纹姬蛙、赤练蛇等两栖爬行动物以及夜鹭、白鹭、黑水鸡等十余种鸟类。而且,栖息地的各人工洞穴中均有狗獾生存,并自行扩大了洞巢,种群数量已有30只左右。
▲狗獾自行扩大的洞巢。袁婧 摄
然而,这距离狗獾真正回归上海本地原生生态链尚有不小的距离。徐宏发教授坦言:“在上海郊区,如果要达到狗獾能在野外自然繁殖并长期保持稳定的生存,数量至少需要500只以上。要达到这个目标,还需要至少10年以上的时间,只有到那时,我们才能说狗獾真正回归上海本地原生生态链,狗獾才能真正的扎根于上海郊区这片富饶的栖息地而不至于消失”。
目前,狗獾的保护工作还在继续,本次纪录片《狗獾》的拍摄目的正是通过艺术化手段,展示动物和环境的关系、动物和人的关系、人和环境的关系,丰富和完善狗獾栖息地的科普教育,提升狗獾这一上海本地极小种群物种的关注度和影响力。
作者:朱颖婕
摄影:袁婧
编辑:张鹏
责任编辑:唐闻佳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