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光电手段齐上阵,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技术也屡见不鲜,在当前的大多数科普场馆中,互动展品的比例已超过50%,在某些新建场馆甚至超过80%,未来的科普场馆还要进一步提升展品的互动率吗?今天,上海科技节上举行了长三角科普联盟暨科普资源共建共享馆长论坛,沪苏浙皖八家科普场馆发起成立了“长三角科普场馆联盟”,共话科普场馆未来发展之路。
博物馆“链接”一切,打破边界
刚刚出炉的《2017主题公园报告和博物馆报告》显示,全球最受欢迎的博物馆前十名中有两家科学类场馆,分别是排名第三的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博物馆和排名第六的上海科技馆,其中上海科技馆的排名比前年上升一位。
上海科技馆已经经历了18年发展,去年仍以398万人次的参观客流高居上海最受欢迎的博物馆之首,它长盛不衰的秘诀在哪里?上海科技馆馆长王小明说,上海科技馆一直在探索科学的展示之道,当前全球科技场馆都在往跨界融合方向发展,科技馆对接教育、娱乐、文化等成为趋势。
在今年夏天,上海自然博物馆准备“玩”一次大的。它推出了为期三个月的“恐龙季”活动,届时整个科普场馆将会打造成侏罗纪公园,穿着恐龙服装的工作人员跑来跑去。科普与娱乐的边界被彻底打破,你甚至可以把它看成是一个沪上恐龙主题乐园。
作为安徽省最大的科普教育阵地,安徽省科技馆新馆即明年将建成开放,面积是老馆的5倍,同时理念也与时俱进。安徽省科技馆馆长姚穗透露,新馆融合了科学、天文、工业、文化等六个方面的内容。游客能在这里看到从19世纪至今的电影放映设备,他们也为孩子们在馆内学习规划了专门的场地。
长三角科普资源共享迎来“加速度”
上海科技馆、上海中国航海博物馆、江苏省科学技术馆、南京科技馆、浙江省科技馆、浙江自然博物馆、安徽省科学技术馆、合肥市科技馆八家科普场馆发起的“长三角科普场馆联盟”昨天宣布成立,这个联盟目前包括71家科普场馆、3家高校和70多家企业。姚穗推动联盟十分积极,他说:“上海科技馆的一半游客来自长三角,加强长三角科普资源共享,能集中力量办大事,吸引更多游客走进科技馆。”
长三角科普资源早已流动起来。安徽科技馆的球幕厅中播放的许多影片是上海科技馆拍摄的,姚穗说,从国外引进片子很贵,一部IMAX科学大片一年租金就要10万美元,而且一部电影也不能满足游客需求。上海科技馆的自摄影片质量好,数量多,解决了他们的燃眉之急。
除了教育、收藏、展示、研究等常规的合作交流,长三角科普场馆联盟还十分重视与高校、科研院所乃至企业的资源共享。为何要把他们纳入联盟?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胡郁的演讲中就有答案,他解决了所有科普场馆馆长头疼的游客维护问题。胡郁说:“想让你们的在线客服更加智能吗?来找我们吧,我们的人工智能机器人可以和每个注册用户一对一交流,他们想要什么我们都记录下来。”有了企业的新技术后,科普场馆将变得更“智能”。
科普文创产业要“发力”了
相比故宫文创去年一年卖出10亿元,上海科技馆(包括自然博物馆)一年几千万的文创收入显得有点“寒酸”。上海科技馆副馆长顾庆生说,博物馆一般能将文物复制成文创产品,或在此基础上进行二次开发,比如阿姆斯特丹的梵高美术馆就把梵高的作品复印在明信片、冰箱贴、鼠标垫上,还有故宫博物院的“八旗娃娃”也一度走红,相比来说,科普场馆的文创产品需要把展品内在的东西提炼出来,开发难度较大。
早在两年前,上海自然博物馆就在网上“试水”了一套以鸟类和恐龙为主题的现实增强明信片,仅推出三天,500本就被一抢而空;上海自然博物馆中有一款“大象杯”总是断货,这只杯子通体白色,巧妙地把象鼻拗成杯把。可见,高颜值、小清晰、有巧思的科普文创产品的市场潜力也不小。
上海科技馆已经把打造科普文创产业作为未来的重点工作。“我们将开放馆内资源,希望借助社会力量,与企业共同开发科普文创产品。”顾庆生说。
作者:沈湫莎
编辑:李晨琰
责任编辑:李雪林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